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2年4月27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厅长兰骏发布《规划》有关情况,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共同回答了新闻媒体关心关注的问题。
兰骏副厅长围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及重点任务等方面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启美丽云南建设新征程。经过不懈努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与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解决我省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了《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举措,对我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紧扣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目标,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规划》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不断夯实、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5个方面的总体定性目标,确定了涵盖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个领域、20项具体目标。
三、《规划》主要任务
为确保《规划》目标指标顺利完成,按照“防风险、补短板、争先进”的原则,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痛点、难点,结合我省实际和特点,提出我省“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九方面主要任务,明确支撑目标任务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强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深化“三水”统筹,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四是强化协同控制,改善大气环境。五是推进系统防治,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六是统筹生态保护与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七是统筹风险防范,筑牢环境安全底线。八是健全治理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九是开展全民行动,促进生活方式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