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明 道不清:明清中西发展大分流之谜 》|华文未来签约作家图书

发布时间 :2022-05-11

​​

百家讲坛孙立群教授审定并作序推荐 换个视角,只为让你看清“明清”,站在牛人的肩膀上看历史,带你穿越600多年,触摸不知道的明清发展大谜团。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孙立群教授审定并作序推荐

换个视角,只为让你看清“明清”,站在牛人的肩膀上看历史,带你穿越600多年,触摸不知道的明清发展大谜团

新鲜、有趣、有料、别样、颠覆,用别样的叙述视角带你走进明清两代的历史现场,作者多方验证史料,力求客观真实,在普及学界观点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全书的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学普及读物。

视角独特:从经济史、思想史的角度来阐述明清历史

颠覆认知:以非西方中心论的视角,解释中西发展大分流之谜

有趣别样:与维多利亚女王、瓦特、俾斯麦、亚当·斯密对话、辩论、采访,现场玩穿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写不到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通俗读物,采用学界观点,以非西方中心论的视角,重新阐述17—19 世纪中英经济发展进程,从供给侧角度解释工业革命与近代化成因,解释中西发展大分流之谜。全书秉承通俗诙谐的语言风格与叙述方式,精心设置文章结尾部分,“邀请”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维多利亚女王、柳如是、郑板桥、张履祥、周莹、林肯、伍秉鉴、徐光启、乾隆、嘉庆、时传祥、瓦特、俾斯麦、博尔顿等中外名人聊天座谈,形式新颖,读之有味。


作者简介


杨光,1981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在南开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和历史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热爱历史学,关注全球史、近代史,对明清社会经济史和英国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致力于历史学的普及工作,成为学术界与普通历史爱好者连接的桥梁。曾发表《近代早期中国江南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双重作用》《二战后英国宗教的世俗化》等论文,2018年出版的《说不明 道不清:你不知道的开放发达之明清两朝》,曾是历史文学新书榜第一名。


媒体评论


作者利用了经济史、生态史等研究成果,对工业革命和近代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叙述上娓娓道来,语言上清新洒脱,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上乘佳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李文明


本书通过对比江南与英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异同,阐明了引发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动摇了长久以来禁锢人心的西方中心论和中国被动近代化模式认识。相信必能在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引发热议。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兆祥


 当中华民族面对着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时,我们有必要探究工业革命以来东西方大分流的历史。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幽默的笔触组织了一场跨越三百年,纵横亚欧美的穿越时空之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博士、历史学爱好者 王敬


目 录


第一章 姐妹花:原来中、欧如此相像

经济指标

江南 VS 英国

生活水平

平均寿命

居民消费

“吴俗多奢少俭”——江南消费社会

明清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整合:中国、欧洲哪家强?

土地市场

欧洲的土地市场

人身解放

自由迁徙

劳动力市场价格

亚当·斯密在中国

“看不见的手”渗入农业

卖粮换钱

经济作物为王

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商人与商业

商业发展和商人地位的提高

儒家伦理与商业主义精神

明清时期的福布斯排行榜

技术差别

英国的技术专长

中国的技术专长

促进土地自由买卖

重农抑商?官商合作?

赋役改革

社会保障政策

中荷间的战争

军事实力哪家强

章尾小结


第二章 大分流:工业革命优先光顾英国

工业革命

蒸腾出工业革命的盛景

格拉斯哥大学的编外临时工

重工业:煤铁革命

早期工业化

英国的早期纺织业

英国的早期金属加工业

早期工业化与近代工业化的关系

马尔萨斯在欧洲

生态紧张

燃料危机

工资地租比迅速下降

生态危机

与亚当·斯密聊 QQ

能量紧张

勤劳革命

丹麦与荷兰

矿物能源经济的新希望

煤这么好,为什么别国不抢先利用呢?

有人反对我的观点喽

明清参与创建的近代世界经济体

生态缓解贸易:世界经济体提供的土地密集型产品

“鬼田”与“鬼工”

章尾小结


第三章 大揭秘:近代中国与工业革命

盈亏同源

工业革命的关键

越来越小的林地

中国的燃料危机

燃料制约

英国工业的救星——煤,你在哪里?

耕地,宝贵的耕地

江南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土地复种指数的提高

另类的财富密码

施肥增产

中国的勤劳革命

江南经济何去何从

农业:近代工业化的基础

粮食短缺?

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粮食的输入

江南“鬼田”的作用

边缘区的进口替代

江南的逆工业化趋势

英国为什么能成功呢?

英国的独门秘籍

章尾小结

未完待续

后记​​​​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