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
《青春赋》发布前,很多人猜测这会是一首欢快激昂、充满跃动旋律和青春能量的歌,但歌曲发布当日却大出人的意料,它温婉的诉说感甚至有令人潸然泪下的冲动。寥寥数句歌词在刘雨昕饱含深情的演唱中道出历史的厚重感,没有过多炫技修饰,她直抒胸臆地吟唱,仿佛过去与现在遥相呼应。是先辈们站在崇山峻岭间,隔着一道道山梁,对他们的未来即我们的现在呼出的那一声“你好”,并得到了当代青年们遥远的回应。
在歌曲发布的第一时间,从耳机中听到这首歌,一张张面容就在眼前浮现。“谁来解谁来解她在丛中笑,待到山花烂漫时,青山人未老。”这句出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诗句描绘的是那个年代一辈浴血奋战的群体。在信仰的感召下,他们笑对生死,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年轻的生命。或许很多人没有注意过,跨越时代百年,他们恰好是我辈的同龄人。一百年前,这些90后、00后在花一般的年龄毅然投身革命,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韶华之年,以身殉国,用一腔热血换山河永安,岁月静好。
待到山花烂漫时,谁在丛中笑?在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与河南卫视共同主办的五四晚会上,《青春赋》迎来首演,这个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
刑场上举行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惨遭背叛英勇就义的彭湃,高唱《国际歌》从容赴死的瞿秋白,在狱中用生命最后的时光为祖国书写精神遗产的方志敏……伴着悠扬的《青春赋》,一位位革命烈士于光影中再现,在刘雨昕温柔的歌声里,诉说着百年前我们的跨时代同龄人为建立新中国热血奋斗的故事。
谁在丛中笑?
“方志敏们”与他们理想中那《可爱的中国》
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故事来演绎《青春赋》的舞台?
“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这是1935年5月2日,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那篇著名的散文《可爱的中国》中的一段节选。彼时,他已做好了为党和人民牺牲生命的全部准备,然而,身陷牢狱的他还能给这份未竟的、伟大的事业留下什么呢?
在被捕后等待行刑的7个月时间里,他写下13万字遗作,而这篇《可爱的中国》,就是他留给后世中国的一份充满希望的、向上乐观的精神遗产。
在这篇“绝命书”中,没有丝毫对死亡的恐惧与怨恨,方志敏将满腔热血化作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在他的眼中,未来之中国在一片光明下徐徐展开。
“谁来解谁来解她在丛中笑……手指缝里瞧一瞧,岁月人静好。
谁点亮你眼中藏的骄傲,五颗星汇聚成你我的荣耀……”
如果要问《青春赋》歌词中是谁“在丛中笑”,方志敏烈士所描述的这段浪漫想象,当是一个非常适宜的呼应。如今,这朵在微风中藏于花丛中的小花,应该正在被他理想中那《可爱的中国》所振奋,微笑着轻轻点头吧?
图源:刘雨昕工作室
《青春赋》
一封来自未来中国的信件,请前辈查收
先辈们所未曾见过的“可爱的中国”——那些由彼时的青年奋斗者为今日之中国擘画的蓝图,正由当代青年在各行各业努力地建造着、实现着、完成着。
什么是青春?为什么是青年?当是什么样的青年?
这是《青春赋》为那些正在建设“可爱的中国”的生力军提出的思考与解答。
“谁守护世间平凡的微笑,
以信仰澎湃出生命的浪潮。”
在刘雨昕的这首《青春赋》中,她以与先辈奋斗者的跨时空对话,完成了先辈对于“可爱的中国”的嘱托和期盼。当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我辈青年的手中,那些百年前的同龄人将露出欣慰的笑容:“等记忆把笑容定格成符号,时光如歌诉说着青春你好。”
《青春赋》以深刻的词作内涵,悠扬的乐曲旋律,表达了对先辈英烈的崇高敬意。一首好歌写出来,词曲创作固然关键,演绎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尤为重要。在《青春赋》的舞台演绎中,厚重的灯光置景加之沉重肃穆的舞台故事呈现,如果歌唱者无法全身心投入,不能完全理解歌曲的深意,这个节目也就无法完美传达它的精神内核。
而刘雨昕,就是《青春赋》的完美演绎者。
她的歌唱是感人至深的。以不断递进的情感铺陈表达深沉的敬意与思念:开篇时如诉说般的演唱——气声与真音交替,仿佛涓涓溪流,从旧报纸中截取一段文字,在耳边轻轻讲述着那些永远不会被时光所遗忘的人和事,安静地带人走进往昔岁月;而当歌曲进入高潮,情感的演绎如浪涛澎湃,层层堆叠,仿佛那些激扬青春抛洒热血的先辈跃然眼前,以开辟光明未来的踔厉之姿呼唤后辈青年接过奋斗的火炬。整首歌在不带炫技的演绎中,像讲故事一样将先辈共产党人对后世中国的殷切希望和嘱托娓娓道来,完美地呈现了正身处“可爱的中国”的我辈青年给先辈交出的这份答卷。
为什么我说刘雨昕是《青春赋》的完美演绎者?不光是她对歌曲的理解和舞台表现,更重要的是,刘雨昕作为《青春赋》的演唱者,其本身的经历也与歌曲传达出的精神气质高度吻合——那是当代青年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勇敢追梦、笃行不怠,最终成就梦想的奋斗过程。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十数年追梦终到达,以最美的青春年华,致以世界满腔热烈。”正如河南卫视5月2日所发布的这段五四特别节目《青春万岁》的预告微博所说,十数年追梦,履践致远,她把少年时的梦想一直留存在心中,即便几经浮沉,仍能不断躬行实践,每一段旅程、每一步登攀都以梦为马,在逆境中蛰伏并积蓄能量。这种逆水行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希望的信念,不正是那些百年前的先辈奋斗者,希望我辈青年所继承和发扬的精神遗产吗?
想要做出能让中国舞者在跳舞时能够使用的音乐作品,以京剧《三岔口》为题材创作的街舞作品被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选为“春节展演”节目之一,将自己从小喜欢的民族风原生态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与女性公益组织“妈妈制造”合作,使用非遗苗绣呈现新专辑《XANADU》封面……一直以来,作为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刘雨昕从未停止自我探索的奋斗历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以自身经历完美展现了什么叫做“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不仅是中国当代青年奋斗群像的一个缩影,更是她作为偶像,树立青春榜样的责任担当。
《青春赋》何解?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等记忆把笑容定格成符号,时光如歌诉说着青春你好。”
作者:@溯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