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风速大 湿度低降水少
谨防干旱和干热风影响
一、前期的温湿风三要素
受5月上旬后期冷空气影响,5月中旬前期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显著低于常年同期值,其中5月15日的日最低气温只有8.8℃。自13日起,我市气温快速回升,17、18日最高气温均超过31.0℃。5月11-18日的小麦干热风关键气象因子最高气温、14时风速和相对湿度变化见图1,可见17、18日三要素均达到轻度干热风的标准。
图1 5月11-18日期间逐日最高气温、14时风速和相对湿度
二、前期降水和当前的农田墒情
前期降水:自3月26日至5月18日,徐州市(徐州国家基本站)总降水量只有7.9毫米,仅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8.1%,进入5月以来,仅降水1.4毫米。长期降水严重不足,有效性差,春季气温回升快,蒸散强,土壤水分收支失衡,农田墒情持续恶化。
当前农田墒情:据监测,5月19日徐州市旱情分布见图2,全市大部分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邳州、铜山、贾汪和沛县沿湖地区旱情较为严重。
图2 2022年5月19日徐州市旱情分布(基于CLDAS 2.0)
三、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20到24日,我市以多云或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25日前后高空有短波槽南下影响我市,我市有分散性雷阵雨,但不排除局部地区雨量较大的可能。温度方面,25日以前气温变化平稳,最高气温维持在31℃左右,26日以后开始气温升高,月末可能出现大于35℃的高温天气。
四、未来天气对冬小麦灌浆影响评估
当前小麦处于乳熟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干物质营养累积快。预计未来一周我市气温基本都在31℃左右,天气晴好,午间风速较大,多偏南风,相对湿度低,有持续的轻度干热风,月末干热风影响将加大。在同样的大气条件下,干旱和干热风持续日数的增加会加大干热风的危害,逼熟现象将比较明显,预计将影响小麦产量结构中的籽粒重,同时今年小麦的收获期也将有所提前。
小麦灌浆最适宜的温度条件18~22℃,灌浆阶段需水量为120毫米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干热风对乳熟期小麦危害最重,腊熟末期受害最轻。
干热风指标:
轻:日最高气温≥30℃,14时相对湿度≤30%,14时风速≥3米/秒;
中:日最高气温≥33℃,14时相对湿度≤25%,14时风速≥3米/秒;
重:日最高气温≥35℃,14时相对湿度≤15%,14时风速≥6米/秒。
蜡熟期:小麦植株的营养物质继续由茎叶向籽粒输送,籽粒呈浅黄色,腹沟褪绿,粒内无浆,籽粒变硬成蜡质状,硬度随熟期进程由软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