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主汛期,加之我国华南地区持续强降雨天气。连日来,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着眼洪涝灾害特点,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形势任务需要,紧盯水域救援重点难点技战术,扎实开展水域救援训练周活动,进一步理顺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切实打牢消防救援人员水域救援的基本功,为遂行防汛抗洪救援任务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当前教练员队伍力量薄弱、新老消防救援人员应急救援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该总队依托新疆兵团六师102团八一水库,按照“理论辅导、现地教学、实操训练、考核验收”的方式严密组织水域救援训练周活动。
水域救援是一项突发性强、时间紧迫、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救援项目,全面系统地掌握水域救援理论要点和技术要领是锻造过硬水域救援能力的先决条件。总队在组织训练中,紧紧围绕实战中的救援弱点难点问题,科学设置水域救援、游泳技能、静水救生、医疗急救、救护技术、激流救援、充气式动力橡皮艇救援、潜水救援和绳索救援等训练科目。量身制定单人、班组、团队等3大类训练计划,切实将练技术、练作风和练心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补齐水域救援能力短板。
“有备方能无患,已雨更要绸缪。”该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处长赵永波介绍说,我国华南地区受强降雨的影响,多地受灾严重。作为一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只有平日里下好先手棋,把专业技能练精、综合素质练过硬,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救得下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续2次参加森林消防队伍特种灾害救援比武的二级消防士朱泽璋说:要充分发挥好“酵母”“种子”作用,在训练中坚持把环境设险、把情况设全、把标准拔高,才能有效锻炼参训人员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快速应变能力,才能全面提高队伍水域救援能力水平。
“提升救援能力缺什么就补什么,未来任务需要什么就练什么。”该总队特勤大队大队长董超说,着眼形势任务需求,从难从严摔打锤炼队伍,从人员集结、课目展开、情况处置,全都在实战背景下进行,把训练设在生疏水域、大型水库等,真正磨砺一支水域救援的拳头力量,为遂行“一主两辅”职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