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奋勇争先,加快构建科技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格局,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授予市卫生健康委系统11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
我院马信龙同志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天津市各行业共10名同志获批)。我院徐宝山同志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天津市各行业共100名同志获批)。
马信龙,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天津市天津医院党委书记、天津市骨科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所长、天津市骨科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天津大学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先后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获得者、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天津名医”、中国医院协会优秀医院院长等称号。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研国家、省部级等重大课题30余项,获专利43项;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译著6部;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马信龙同志带领团队率先提出生物力学是股骨头坏死主因的理论,建立利用术后股骨头空间移位及旋转定量评价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的方法;倡导建立了老年髋部骨折入院后48小时实施手术快速通道,优化流程,大幅缩短患者入院至手术的卧床等待时间;率先将现代数字骨科技术与精准医学理念相结合,建立了集个性化诊断、精准化治疗、加速康复外科(ERAS)于一体的规范化诊疗体系,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缓解大型医院“一床难求”的老百姓民生问题;研发出具有截骨、矫形一体化功能的手术导向器,并实现应用转化,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我国骨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以及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脊柱外科、骨折内外固定和生物力学机制、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机制、人工股骨头的个体化设计、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关节外科等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他带领骨科医师团队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完成各类疑难手术操作和临床诊治工作。脊柱外科方向紧跟国内外先进动态,全面开展了颈椎病、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同时还开展了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脊柱侧凸、间盘镜微创间盘摘除、脊柱良恶性肿瘤切除及胸椎管狭窄全椎板截骨减压等手术;关节外科方向成功开展了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以及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膝关节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副韧带损伤的开放手术治疗,四肢各关节成形、融合术等;创伤骨科方向在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多发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骨和软组织缺损以及陈旧性骨折等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紧跟国际同领域前沿,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应用新技术,为骨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等方面的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宝山,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天津市天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科主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留法归国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得到广泛推广。在国内率先开展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发展了多项新技术;在本市率先开展椎间孔镜、单侧双通道内镜等系列经皮内镜技术,极大推动了内镜技术的发展。开展胸腔镜、显微镜脊柱手术;创新开展前路和侧路腰椎微创手术;采用微创、三维矫形手术治疗脊柱畸形,减少创伤、提高疗效。主持椎间盘修复研究,推动了微创治疗和修复技术的发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市人才项目2项、人社部项目2项、卫健委课题3项。以第1完成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4完成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10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5篇,SCI收录41篇,中华骨科杂志32篇。获第十届天津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首批“131”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天津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
天津医院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中指出的“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精神。
我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88人。博士研究生132人,硕士研究生530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55人。现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授衔专家3人、 “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9人、“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队、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1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第十五届青年科技奖1人、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1人、天津市卫生计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首批“海河医学学者”1人、首批“津门医学英才”3人、首批“青年医学新锐”7人。
我院在十四五发展期间,要把握机遇、牢记使命,围绕天津医院综合化发展新目标、新思路,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投身新时期卫生工作实践,勇攀创新高峰,“传帮带”培养人才,推进我院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