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估值板块轮流双杀,市场的未来在哪?

发布时间 :2022-07-22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投资银行、地产这类低估板块的时候很磨人,跌的时候泥沙俱下一起跌,反弹的时候又没有赛道股给力。

 

之前跌的还没有涨回来,结果7月份又来了一波范围不小的停贷潮,本是同根生的银行和地产突然为了风险应该谁来买单变得水火不容。

 

而市场就表现得比较一视同仁,既担心银行放出去的按揭贷款有坏账的风险,同时,房企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暴露,后续拿贷款可能更难,两个板块携手双双下跌。

 

截至本周一,7月以来最近11个交易日中,申万银行指数累计下跌幅度达9.698%。

 

具体到个股招商银行A股累计跌幅为13.78%,市值蒸发逾1900亿元;平安银行则累计下跌11.625%,市值减少逾300亿元。

 

市场上都担心风险蔓延开来,好在现在银保监会也定调“千方百计保交楼”,算是让大家悬着的心都落地。

 

小巴觉得,这一波下跌主要还是情绪作怪。

 

就拿银行板块来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完全就是耍流氓,要对银行板块产生冲击,涉及的债务怎么也得百万亿级别,涉事楼盘的不良贷款百亿不到,远远够不上这个水平,整体风险是可控的。

 

最近基金二季报陆陆续续出来了,像丘栋荣就还是和第一季度一样,依然坚定地看好金融地产等大盘价值股。

 

图片

(“中庚价值领航”二季报)

 

说起丘栋荣,他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目前的收益是很亮眼的。

 

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8.92%,远远跑过同期沪深300指数 -13.29%的收益,在第一季度时,中庚价值领航还是为数不多获得正收益的基金。

 

第一季度的逆势上涨,不能说和基金经理放弃重仓煤炭,加仓了互联网、石油化工、地产的投资策略无关。

 

图片

 

从持仓上看,“中庚价值领航”既有互联网、医疗科技,如美团、快手、柳药股份;也包含了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以及地产股,如常熟银行、苏农银行、中国海外发展、金地集团;另外还有能源、资源类公司,如中国宏桥、鲁西化工。

 

这里也可以看出丘栋荣的理念是投资不凑热闹,不去挤人多的地方,不押注热门的赛道和领域,坚持低估值的价值投资理念,同时他也分散投资,不单吊大盘价值赛道,所以下跌的时候扛得住,上涨的时候也能跟上。

 

与低估大盘价值股相对,另一边的成长板块和热门赛道,也有不少基金经理表示看好。

 

比如基金经理施成在二季度报中就提到:

 

“从行业来看,投向仍然集中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具备快速增长动能的行业。目前来看,市场对于新技术方向的设备改进和资本开支更有热情。这是我们未来会重点关注的方向。”

 

虽然基金经理坚定看好,但市场就表现得有点军心不稳了。

 

先是徐翔妻子应莹在“天齐锂业”即将港股上市之际隔空喊话,引发市场对锂电板块的一阵恐慌抛售,“带崩”了整个板块。

 

接着一则疑似巴菲特卖出比亚迪的消息震惊全网,直接重挫比亚迪,A 股、港股双双大跌,截至收盘,比亚迪A 股下跌4.72%,比亚迪港股下跌11.93%。

 

比亚迪的大跌,也“吓跌”了整个新能源车板块。

 

真实原因更可能是港交所规则有所变化,实体股票要变成电子股票,而电子股票需要通过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券商通道,所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2.25亿股票划转至花旗银行。

 

其实这个谣言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巴菲特从2008年9月开始大笔买进比亚迪,中间还有过几次加仓,14年来一直没有抛售过,这一笔投资让他14年大赚了700多亿港元,回报率高达近40倍。

 

按照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在企业基本面、竞争力,以及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之前,不会随意地清仓其持有的股票。

 

从目前来看,比亚迪拥有造车和电池双产业链,加上全球新能源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对新能源的支持也是肉眼可见,实在是没有大举减持的理由。

 

为什么市场上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家对行业“是否高估”的讨论呢?

 

核心原因还是没有弄懂投资的逻辑,当前市场经历过一波反弹获利不少,很多人老想着精准逃顶,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也很容易被单方面解读成利空,先跑为敬,安全为好。

 

留也好,跑也罢,投价值,还是买成长,各有各的理由,小巴在此也不做评判。

 

只是提醒一句,无论是买入和卖出,逻辑必须得完全清楚,是基于想清楚基本面认为已经有泡沫,还是仅仅听消息害怕下跌急着跑路,动作虽然一样,但背后驱动原因完全不同。

 

不要假设自己在博弈上有超强的能力,靠运气赚来的钱,还是会靠本事输回去。

 

长期价值投资的成功秘笈,是选择优秀的标的,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长期持有,然后静待时间的魔力。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