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武是福清核电维修支持处高级主任技师,从事核燃料操作技术管理和反应堆堆本体相关工作。在邵亦武眼中,核电事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传承”。 邵亦武说:“一代一代的核工业人接续奋斗,才让我国的核电事业一步步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我对这种传承有着深刻的体会。”
邵亦武的父亲就曾从事我国首台核电——秦山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他的童年也是在核工业建设公司的大院里度过的。在父亲的影响下,邵亦武也选择了从事核电行业,不知不觉已干了28年。
1995年,邵亦武从学校毕业后就参与了秦山核电二期的建设,当时秦山核电二期有些设备是进口的。“外国的技术人员也不愿意将核心技术教给我们,在现场服务时藏着掖着。”邵亦武深切感受到,核工业人一定要自立自强。
2015年,“华龙一号”正式落户福清核电,“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5%,这让邵亦武兴奋了好几天。他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华龙一号”的建设运营中,看着“华龙一号”的厂房一天天高起来,设备一天天安装起来,作为一名老党员,邵亦武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核反应堆相当于人体的心脏,极其重要。装换料工作极为特殊,隔着十几米厚的硼水,做着犹如外科手术般毫米级的操作,将核燃料组件装载入核反应堆芯。”邵亦武说,“装换料团队直接守护核燃料组件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守护核安全比别的专业都来得具体。”
为能更好完成“华龙一号”首炉装料工作,邵亦武带领装换料团队,提前两年制定岗位培训课程和授权要求,组织人员操作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最终全体装料团队成员提前通过考核、完成授权。
同时,邵亦武也带领团队深入跟踪推动国产化装换料设备安装调试,每一件设备的安装,每一次设备的验证试验,每一项优化方案的讨论确定,他都参与其中,攻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最终保障了装卸料设备按期调试完成,为安全完成首炉装料创造了条件。
2020年9月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始首炉装料。作为首堆装料协调人,邵亦武即是装料工作的管理者,更是现场操作“监护人”,要掌握工作节奏、关注装料要点、把控现场大局,精心照料着首炉燃料,照顾着现场的每一位“战士”。2020年9月10日,邵亦武带领装料团队,顺利完成“华龙一号”全球首堆177组核燃料组件装载。
首次装料完成代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综合一体的项目完成,标志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进入带核运行状态,“我和整个团队都感到非常激动。”邵亦武说,“回想当时团队中随着福清核电1—4号机组、随着“华龙一号”建设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那熠熠生辉的目光和骄傲自信的神情,我觉得自己也已经把接力棒交到了他们的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