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各大音乐节的周震南,凭什么站稳脚跟?

发布时间 :2023-10-19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朱力克

 

在狂潮机车音乐节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周震南英文歌曲《Fake Love》的首唱舞台,台下乐迷跟唱的声音几近压过了伴奏声。这首歌曲来自他九月初才发行的新专辑《F.F.F》。

 

这样的场景几乎已经成为了周震南在音乐节现场的标配。其新专辑《F.F.F》中多首歌曲的首演舞台,也是在音乐节舞台上完成的。现如今,似乎不管是周震南,还是他的乐迷都已经完全适应了音乐节的演出语境。

 

周震南在狂潮机车音乐节

 

今年,音乐节算得上是国内音乐行业最大的风口之一,但大多数年轻艺人似乎依然被挡在了门外。在为数不多成功融入的案例里,周震南算是其中绝对的佼佼者。

 

自《You jump, I jump》之后,周震南的这张《F.F.F》曲风依旧先锋,但气质却截然不同;同一时间,他还突破重围成为如今音乐节演出阵营的主力军之一。从男团成员到Solo唱作人的身份转变或许只是提供了一个更新的契机,这背后,想必还有更为值得深究的核心力在推动。

 

勇闯新领地,正面倾听回响

 

周震南带着新专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劲头,成为今年国内音乐节舞台上的“最佳新人”之一。

 

今年九月初,周震南发行了一张名为《F.F.F》的个人原创专辑,收录了七首新歌。出道六年,这是他发行的第三张个人专辑。

 

 

关于这张专辑,周震南选择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舞台形式来承接:音乐节。在专辑正式发行之前,周震南就已经带着《F.F.F》中的《Revelation》《Save》等新歌,在音乐节的舞台上完成了首演。

 

其中,《Revelation》录音室版本的前奏已经接近一分钟,但它在安阳音乐节上的首唱舞台版直接翻了一倍。相对于发行版本,音乐节在编曲上使用了另一段采样,周震南更是携一众白衣舞者给现场带来一场音乐剧质感的演出。彼时,哪怕台下的乐迷连这首新歌的名字都还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Revelation》首个舞台就在气势上实现了绝对压制。

 

 

专辑发行后,周震南的音乐节输出开始在选曲上做了些许调整,包括像《Die now,or love forever》《Fake Love》等慢歌也逐一在音乐节上完成了首唱。

 

在2023石家庄滹沱河艺术生态岛音乐嘉年华的舞台上,周震南带来了接近四十分钟的个人演出,《Die now,or love forever》作为当晚的安可曲目,迎来了它的首唱舞台。这一次,周震南将所有外在辅助的存在感都降到了最低,一人一话筒一首歌,让歌曲本身静谧到破碎的质感得以自发地溢出。

 

周震南在石家庄滹沱河艺术生态岛音乐嘉年华

 

从年初到现在,周震南已经受邀参加了近二十场音乐节演出。每一次输出后,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新的“入坑”帖;#周震南音乐节新歌首唱#等相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临近破亿。在《F.F.F》新歌的评论区,也能看到不少从音乐节现场一路搜索过来的新乐迷。

 

他在音乐节舞台上玩音乐剧式唱跳的演出形式,在多个社交媒体上都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调侃道:“音乐节演出现在这么卷了吗”?在一场场近三十分钟的全开麦唱跳里,周震南“舞台型艺人”的实力也得到了来自行业的多方认可,源源不断的音乐节邀约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当把音乐节和年轻艺人放在一起时,这样的盛况并不多见,周震南算是为数不多的、在音乐节上获得了正向反馈的年轻艺人。哪怕在音乐节成为了行业新风口之际,这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对于周震南和他的团队来说,也不可能是个轻松的决定。

 

 

尤其是周震南把音乐节舞台选作了新歌的首唱舞台,这无疑更是一次极需斗志的、和固化印象的一次正面交锋。结合周震南今年的种种动向来看,这可能还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冒险。

 

注入自我,为同类而歌

 

可以说,周震南在《F.F.F》里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更具锋芒的音乐气质。

 

首当其冲的就是主打曲目《F.F.F》,光是听一遍就能想象出,这四分半的歌的编曲轨道会是以怎样的一个“千层饼”状态在递进。包括歌词也是,从“700多天的沉寂,却让我感觉更无力”,在自我世界与外界间挣扎,带着发泄的怒吼,然后转到“我冷静下来了”。

 

另一边的慢歌,比如《Die now,or love forever》则可被看作是第一专辑《You jump, I jump》的续集,在表达形式上延续了温柔又真诚的表达,但续集显然在编曲和歌词占比上要更为丰满。包括《Fake Love》亦是如此,曲子是柔和的,但所表达的情绪,相对于上一张,棱角则更为分明。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快歌还是慢歌,《F.F.F》里的歌曲都能清晰地感知到周震南毫无保留的自我思考。显然,它们不专属于粉丝,也不是为大众口味而唱作的歌曲。它们的主语是周震南自己,也是能懂得这些思考的所有人。

 

不得不说,现下确实再也没有比音乐节更能包容这类表达的舞台了。一场场音乐节的呈现效果,也佐证了《F.F.F》以及现阶段的周震南和音乐节的高适配度,并且在每一个微小的步骤里,都可以看到周震南以及其团队的用心。

 

音乐节幕后彩排现场

 

对于音乐节执行中的难关,考验周震南团队的从来都不是外部原因。从一开始不太了解音乐节的舞台逻辑,到后期不断调整设备、人员配置,都是为了能在不同的音乐节舞台上带来同等高质的舞台,在后期,周震南音乐节的班底还会增加专门的灯光师和VJ师。

 

这些幕后的努力都在舞台的最终呈现效果中,有迹可循。包括在音乐节现场大玩音乐剧式唱跳;每场演出时长都不小于二十分钟,但在选曲上,却几乎找不到任何为了迎合气氛而歌的舞台;紧跟新专辑制作和发行的多个时间节点,在歌单、舞者以及个人妆造、舞美等多维度都实现了和《F.F.F》画风的高度统一。

 

 

新专辑的唱作之所以能达到超预期的效果,其核心可能还是要回到周震南,即专辑的创作者的创作理解和创作态度。

 

在新专辑纪录片里,他谈到在音乐里“放入尽可能多的自己”,早前在某节目上,他更是提到了自己现阶段对音乐创作的诉求和理解是“为了找寻同类”。当有人在《F.F.F》的歌曲评论区问他为什么不把这三部分做成三首歌以及做歌逻辑时,他说那是来源于他自己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显然,唱作是个技术活,但难就难在它不只是个技术活。这张专辑里的周震南,已经彻底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做到了以音乐为容器,注入绝对真诚的自我,不迎合也不骄纵,一心为同类而歌。

 

这一点,可能才是周震南能带着《F.F.F》——一张诚实到几乎绝对的专辑,在音乐节上扛住压力并圈粉无数的主要原因吧。

 

全面升级,打破结界

 

“I need a faith to fight,so I get freedom.”这是《F.F.F》的专辑概念,似乎也是今年周震南音乐事业的内核:充满斗志。

 

在制作《F.F.F》MV时,周震南从提出想法到找舞团、编舞,再到脚本、拍摄、剪辑,深度参与到了每一个环节,直到最后磨出现在的成品。每一个细节都严守住了标准,在团队都以为拍摄结束时,他会因为一个不到几秒的镜头,想尽一切办法重来。

 

 

用一个词形容周震南的工作状态,可能是有“严苛的完美主义选择困难症”,《F.F.F》来回改过很多个版本,即使到最后的交歌时间依然会琢磨是不是还可以更好。MV最后那个篇章用了《Die now,or love forever》这首歌,画面从跳单人芭蕾舞、跳单人现代舞再到跳双人舞...反复讨论了很多次,直至开拍前一天还在纠结;甚至于MV配乐用哪一版也纠结过。这样子的事情在所有项目中都出现过无数次。

 

 

关键在于,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他都没有以MV绝对的主角自居。从最开始以“可以一起创作的人”的标准找合作团队时,就已经将整件事定了性,但无疑也加大了操作的难度。MV从立项到发布的时间不到半年时间,但实际上,在这之前,他已经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构思。

 

 

他说的两年,可能正是他从培养音乐人的明日系出道,走向偶像的分岔路口,然后重新回归音乐人的赛道的时间。周震南用这两年磨了两张专辑,完成了一个转身。不仅如此,除了唱作能力,周震南似乎已经开始站在比之前的他更为高阶的位置,在不断地自我精进各种和音乐相关的技能。

 

甚至在今年正式踏上音乐节舞台之前,他已经先带着一专《You jump,I jump》去到了Live House办首唱会。可以说,周震南音乐之路的每一个刻度,都是他自己拿不断深入理解并自我消化了的音乐理解和审美留下的。

 

 

在偶像的位置上做到了某种极致印象后,周震南的棱角都被打磨了一遍;而《F.F.F》,是他棱角重新长出来的过程,他的创作直面偏向而无偏见,言辞尖锐又有内在温度——他的唱作展现出更厚实的铠甲。

 

带着新歌站上新舞台的周震南,相对于比赛时期、音综时期的他更敢于表达,关键在于,他明显更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和表达目的。显然,他的成功极具参考性,但却很难被复制,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唱作里放置的自我足够真实,他的勇敢并不是一时兴起。

 

 

从行业的维度来解读的话,在自身舞台实力和音乐质量过硬的前提下,用新专辑结合音乐节的举措,不仅有助于为艺人以及其音乐作品扩圈,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算是成功地用迂回战术破解了内娱唱跳舞台缺失的偶像困局。

 

如今,优先迈出了这一困局的周震南,为市场和行业刷新的定义和认知正在逐步超越个人范畴。连带着他正在筹备的演唱会,也让人分外期待,成功转身的周震南还会为我们带来多少惊喜?

 

-全文完-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