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有多难?浦发银行助力全国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大众传媒陶瑞
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广州、成都、云南、贵州都是身同感受。
大家可能有所感知,可是这种感知很模糊。
只有企业家才知道,到底有多难。
浙江海宁有一家小企业,老板如是说道:
兜里比自己脸蛋干净。
江浙一带,这样的公司非常多,成百上千,做代工,利润薄。
以前,做一双鞋能赚一双鞋。
现在呢?一块钱,利润就一块钱。“做一双鞋赚一根鞋带。”
我们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式“爆款”,每款销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整个估摸下来,好像并没多少钱。
招工难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走在他的工厂里,工人们的年纪看着都不小了。
问了一位大哥,他今年50岁了。
“年轻人不愿意来厂里上班了,他们宁愿三五千的工资坐办公室,也不愿意进厂拿8千1万。”老板无奈地说。
他说怀念以前招工的那个情景,年轻人排队排一两公里,但回不去了。
他说准备往西非迁移,那边的人工500一个月,年轻人多。但问题是不能就地解决原材料,得从中国运过去,战线拉得很长。
可是没有办法,他说,得活下去。
他自己也找不到坚持下去的合理性。只是自己做了20多年了,为这个事业奉献了一生最好的年华,现在不舍得抛弃掉。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天都在那里平静地发生着。
最近,上面针对民营经济,狂风骤雨般下达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疾呼“保民营就是保就业”。
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也侧面表明民营经济已经走到时代的十字路口了。
民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经济结构中举足轻重,向来有“56789”一说。
但也早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2.5年,存活5年以上的甚至不到7%……
在过去的三年里,大量企业缩减规模全面收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去年就已经首次突破千万。
所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的这批民营中小企业们,真的太重要了。
政策方面,已经在努力让民营企业们在融资、经营、税收上减少负担。但同时,在信心上的扭转更为重要。
那么,中国的中小企业还需要什么?
浦发银行助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我们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榜样。
但这次,得换个方向。
过去几年,叶檀财经带队参访了众多上市大公司,但如今我们必须花更多时间去看看中小企业们。
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更有力量。
在这样的启发下,《小的力量》——一档以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为背景的专题系列纪录片,应运而生。
这次,叶檀财经联合著名财经主持人姚长盛老师,把镜头瞄准中小企业家,寻找中小企业中的生存样本。
他们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我们参访的中小企业家来自高科技、制造业、外贸、消费等行业,有为企业奉献一切的外贸人章银峰先生,有生育创业两不误的女性企业家王娟女士,还有……
这些中小企业在市场的夹缝中顽强生长着,而且如鱼得水,经营状况异常滋润,但也有一些企业正面临产业升级、人口红利消失的困境,凭借着真诚和热血在挣扎着“活下去”……
他们不再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企业,很多名字你们甚至从来都没有听过。
这些中小企业家在日常决断中表现出的果敢、直觉和智慧,每每带领着全公司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小的力量》是一部中小企业生存启示录,由上海贵酒·君道贵酿独家冠名,腾讯视频、叶檀财经、舒福德智能床联合出品。
照见人生百态,以专业财经视角,还原最真实的企业和人物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