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坛往事】鲍康集泉纪事

发布时间 :2023-11-24 10:03

​​      鲍康 ( 1810—1881 ) 字子年安徽歙县生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举人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在任时因忤上官去职返京师退隐归园不问政事遂号臆园野人。鲍康居长安,“寓秦四十载”一生与古泉结下不解之缘是晚清咸同年间著名泉学家。同光期知名金石藏泉家。潘祖荫曾有评论:  泉最富耽玩四十余年故于源流正变真伪美恶辨别精严当世无其比也① 时期钱币学者杨恺龄称鲍子年为第一古学家其鉴识之渊博研求之精遽奉为祭酒② 鲍氏一生著述丰宏对后世学研究影响尤为深远如要搜集研究十九世纪晚清金石藏泉家的钱币史料鲍康是第一人选本文尝试对他一生集泉活动及其著述题跋作一次较系统的检阅,并追踪其遗藏流传与去向

一   集泉饥搜渴求

      鲍康童年时已喜藏古钱。他忆述: 十一二龄,随宦大荔官署读书余暇偕伯兄子远仲兄子周于缗钱中悉力搜剔之一稍异者惊相传示吾母太恭人暨(女麦)氏诸妹女姪辈,下逮童婢每得一泉无不先以余” 。道光二年 ( 1822 ) 鲍康随父(觉)侨居渭南时所集古钱为馆童悉数窃辛卯壬辰间(1831—1832 ) 稍补辑遗亡间有所得( 本文引录鲍康之言均摘自其著述各篇,下同) 。

      道光十七年(1837),鲍康时年二十七应京兆试来潞河官廨内兄何镜海出藏泉相示因述刘青园姻丈所藏之精且多,觉啧啧羡旋都下遂锐意购求。1840年子试落第旋秦时先大夫已捐宾客余归(棺木)不得奉母侨长安鲍康生得逢时他说:是时秦中古泉出土者多直亦最贱爰晨夕搜索穷檐僻巷倘悬泉一二亦不惜于荒秽中物色之所蓄渐富亦渐新莽泉货六品之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尤稀如星凤庚子夏(1840)伯兄子远于长安以十钱购一中泉又十三年伯兄子周复于长安以万五千钱为购一壮泉六泉备此外鲍康还获藏东周泉先秦刀布建中大历嘉定折十淳祐当百大小二种等

       鲍康集泉除自购还与同嗜相互投互通有1839 鲍康认识著名金石藏泉家刘燕庭(1793-1853),观赏刘氏藏遍观所望洋惊如穷子入宝先生恵余佳泉不可枚续恵蒲坂化暨廿余如乾封泉永安一尤不恒。1846刘氏再寄赠包兴宝等十泉珍还有金错孝建异品贻余泉币精几无虚岁赋诗云:人生嗜好几时得陇山来便先生为我疗馋竟许熊鱼擅兼外陈寿恵余安即墨内兄何镜取旧藏刀布六百凡齐刀四磬折刀一百三十尖首刀圆首刀方足布三百五足布五十当爰另赠列国币三十余还有寻桂岩晋中出土之安邑布大小各四吕尧仙赠中近时出土孝建四铢钱十三陈式甫赠背川铁淳祐当潘伯寅赠壮布一莽十布仅缺第布何玉民外舅赠大明宝钞二纸等正是古缘纷集,信有出人意外者经过多年收集至道光三十年(1850),鲍康藏泉已达二千余品

       鲍康早期集泉时曾认真研读诸家泉谱寻找指引对照参考少走弯路故进步神1838 路子端太守在京师为他购得泉史》《钱录》二书;1844年程小泉在四川为他购得洪遵泉志钞本;1840 年在长安向刘燕庭借阅翁树培古泉汇考钞本撮抄该书部份精要并勘正数百错字又借《古泉苑》抄本,“手录其目,校正钞胥之讹脱,与何镜海内兄争相披读,拍案称赏”。

      鲍康藏泉频得复频失,1861年他所藏古泉钱范碑版书籍尽失于长安,他的著述中曾多次谈及余所藏以频上公行箧不能携,存长安一戚家(即寄存在长安湘子庙街王宅) 。庚申辛酉间(1860-1861),秦中累遭兵焚遂悉数失秦中寄存泉币书籍碑版省垣戒严悉数散失旧藏南宋铁泉近三百种存秦中悉失之藏泉屡失曾得石土各泉范十余亦失于长安幸拓本存耳半生所藏尽失,“念之辄怅甚痛定思痛后康决心重新开始集藏锲而不舍兼收博取数年后始稍复旧观

       鲍康久居长安,近水楼台,曾认识著名回民古董商苏六(名兆年) 、苏七(名亿年)兄弟咸丰元年(1851)已向苏氏兄弟购获不少珍稀古泉及古器物。同治八年(1869)鲍康出守夔州期间曾多次去函请苏氏兄弟代购唐开元钱北宋小平壮布第布及泉还有官印诏版鱼符龟符泥封等器物直至鲍康晚年(1873),苏亿年仍为他购得一枚生坑出土背平圆孔文曰半睘可见苏氏兄弟为鲍康集藏出力不少

图片为我馆展厅陈列

二   遍征诸家泉拓    鉴别精严

       鲍康每得一泉必反复审定,再拓而收藏。蓄泉稍多“每属室人诸妹代拓,女姪辈代剪贴”。青绿溢古香醉辛勤半惟此时最鲍氏仅有一惜少年时他曾说:亡女四松年每喜助余拓开函别有伤心可惜娇不再诗句表达了他对女儿限的哀与怀关于拓墨之有两则鲍康忆述:乾嘉时老辈拓但取自陈南叔粟园辈审燕庭诸粟园手拓泉过凉纸墨俱用苏州汪六吉棉连第十刀者”;寿卿书来每告余拓墨不能尽石查响拓一法尤索余所各家拓本往不数即摹拓

      鲍康说:余所蓄刀布最古泉则择其精好难得者拓明泉之有背文亦悉拓以资考丙午(1846)偶检旧综述往事“ 泉一一其大小异凡得一千七百有录之为古阁泉三冬无择取十之拓为泉选而存泉选十六各家所藏别选拓廿有余

       鲍康生古泉极盛之时又遍识海内藏泉根据资料显示鲍康最早为同好拓墨者在道光十一年(1831)。他忆述:余偕仲兄子周于都门遇夏僧寮,()子端太史拓古泉一册此后他于丙午冬(1846)曾选泉百五十品拓赠崇荷卿观察;壬子夏(1852),在滨州拓泉一百五十品并题跋王芮川刺吏以供清玩;壬申(1872)解组回京师后曾为孙春山驾部拓墨本百余纸等

       鲍康为人廉静和易,胸襟宽广。并有远见卓识其所藏绝无秘不示人他曾说: 藏泉三十函每喜人借拓刀布皆二千余年之物铜质久朽有日减无日增世间多存一二真本或足以永其传耳胡石吴清卿摹拓尤精曾悉索余泉选拓之世间多得一二真本流传讵非金石之寿耶鲍康还遍征诸家拓本不遗余力至晚年时遂积有二千余纸溽署中复贴成金拓四册泉拓十八册范拓二册而未入拓者尚多光绪二年(1876),鲍康在丛稿三编汇辑各诸家拓本共得六七十册之多氏所辑泉拓墨本制作认真首页用自制彩箋每拓有题字并钤曾在鲍子年处观古阁藏篆刻印章其书法甚佳古墨留香文采盎然它既是一份对该泉审定的鉴证书又是一件具历史价值的艺术品部份古泉拓本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鲍康在集泉实践练就一手鉴泉本光独鉴别精必反复审泉稍新异必偕同反复辨有说以片纸记余好古不好于泉币之稍疑不作强康忆述:秦中薛氏善刻古泉,颇足薛氏父子刻泉一一时伪泉更无其右其子甫廿即世余尝谆然有惭终以不肯少不三稔()其子而所作已流播南必传击(薛氏)百十一见能断其真

      鲍康曾审定叶东卿的泉拓及张叔未的宋铁泉藏品他记述:叶东卿丈晚年寄泉拓百余纸乃无一不伪且劣。古圜法各种悉有垣字一种左亦有吉字王字大与垣字他如两甾背有四九诸篆字…… 凡数十种十货大布尤劣不成字作伪者诚不惮烦收藏者不审何意又说:古布亦可伪空首布则绝不易伪秦中所出五铢土范率皆阳文若阴文土范尤易作

      “南宋铁冶纷如烟就中尤数嘉定泉鲍康曾说南宋嘉定铁泉百出不穷嘉兴张叔未清仪阁所藏嘉定铁泉有新宝大宝宝数品当时尚疑其赝经多年收集氏也获得嘉定之宝永宝、崇宝、正宝、万宝全宝凡七种为自来谱家所未载。说明张叔未所藏不假。

三  著述题跋   大器晚

      鲍康中年时在钱币界已薄有名气经他审定之古泉身价飞升他辑录的古泉拓本甚具艺术品味获众多泉家青睐,不少达官显宦嗜古者曾向鲍康索序题字,为时尚风子年应接不暇曾说:卅余年来荷名流作序题词衰然成帙据不完全统计康一生先后为他人之金石拓泉拓范拓及古籍钞本作序题跋共一百三十余篇其中最重要的有: 题刘燕庭嘉荫簃铁泉墨本(归台湾蔡养吾生先收藏)③;同治十一年十月题李竹朋藏泉拓本共七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治十二年五月题 孙春山藏泉拓本两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治十二年六月题陈寿卿泉拓本》三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治十二年八月题幼云藏泉拓本二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④ 。还有李竹朋古泉汇序》《古泉汇后》《为潘伯寅跋古泉册子》《为石查跋古泉丛话限于篇幅不能尽录

      鲍康于同治八年(1869)秋出任四川夔历三同治十一年(1872)上官而去组回京退隐臆时年六鲍康说其时旧交星惟与伯廉生相遇卿亦一见如平生诸君好古所学过余远甚”(此时李竹朋已居光绪年病)鲍氏辞官后乐得清惟泉选成近三十至今仍未著一面一段文字道出了原因:内兄何镜海书促余辑谱甚伯寅力劝刻泉并属门人徐小勿以精楷写同人多劝余自所藏拓悉经竹朋选泉汇之右奚事画蛇添足

       鲍康一生阅历丰富,见闻广博,有深厚泉学功底。数十年来案头上积叠大批古泉墨本及序跋诗文丛稿。鲍康思之再三,其后改变初衷,于同治十二年(1873)决定仿戴熙 《古泉丛话》之形式撰稿。他写作甚速,落笔如行云流水,一发不可收。是年春二月, 先完成观古阁丛稿二卷。上卷收录题跋作序三十五篇下卷收载咏古泉五言诗、七言诗又三十五篇。同年七月完成他一生最重要著作观古阁泉说》。全书约一万九千字胡义赞题签潘祖荫作序序文说:荫尝劝其著一书以传世力请再三先生乃先举见所闻以及老旧风流交游韵事录成泉说二卷而以题咏附焉其中遗事逸闻足资后人之考订非泛然论古之作也当与戴文莭古泉丛话》、刘(燕庭)方伯泉绝句鼎足而三矣鲍康侄儿鲍恩绶负责全书文字校正他是鲍氏晚年工作的得力助手。《泉说多见先说泉后叙事形式新不拘一格说泉时多博综广证佐以新又道出不少人生哲理发人启迪读来津津有味

      鲍康一生治学严谨,不盲从附会他曾说:古泉之学至嘉道间始有确据,前人谱录率不足征信我朝大儒辈出即古泉一著录者不下数十家。《泉说最后部扼要点评乾嘉朝以来二十五部诸家泉谱。他说:余读诸家谱录有可疑者辄随笔识非敢索瘢亦实事求是之意。各家泉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上乘之作荐阅读包括有:1.乾隆四十七年(1782 )成书的金砚云古泉考》;2.翁树培古泉汇考》(未刊行刘燕庭有钞本);3.刘燕庭古泉苑一百零一卷;4.刘燕庭 嘉荫簃论泉绝句二卷》;5.李竹朋古泉汇六十四卷;6.初渭园吉金所见录》;7.戴熙古泉丛话》;8.刘青园虞夏赎金释文》;9.广西源泉币汇考》;10.胡自玉 钱通》三十卷;11.蔡云《癖谈》;钟丽泉泉币拓》。第二类著述略有心得瑕瑜互见一般水平之作包括:1.张崇懿钱志新编》;2.马伯昂货币文字考》;3.朱枫古今待问录》;4.沈讲虞泉宝所见录》;5.崇门选青小箋》;6.谢佩禾春草堂集载泉图四卷;7.陈谁园万代钟官图》。8.黄小松泉拓集》; 9.李君文泉》。第三类属于无知妄作纰缪离奇荒诞直堪喷饭;或沿讹袭误空疏寡识之作括有:1.朱多古今钱谱》;2.张敬庵泉宝录钞本;3.李朴园古今志存》;4.冯晏海金索还有四本鲍氏未率细不作点评:1.瞿木夫泉志补正》;2.盛子履泉史》;3.张昆乔钱录》;4.蒨谷晴韵馆古泉述记》。

       同十三年(1874 )康完稿》( 本书收载杂 35 ) ;光绪年八佐贤同续泉全书收录古 984 品;光绪二年(1876) 五大泉图(本书收载钱 180 其中咸丰大 157 大钱别 23 ) 光绪二十二月;观古阁丛稿三丛稿三编上卷收载杂题泉 42 跋作序 58 则;下卷题咏诗 60 佐贤病鲍康成哭李竹朋三诗文收录于下卷光绪三年二杨幼云赠大明宝钞“ 壹贯一有题曾在鲍子年  这是迄今所见二则最晚的纪年款识之此时鲍康舌亦木强仍坚持工鲍康又于丁丑(光绪三)五月望补记:丛稿三编形续得各跋(十)即附这是迄今所见最晚的一则题

四  鲍氏遗藏流传与去向

      唐石父先生经多方考证得知鲍康于光绪七年(1881)三月三日去世,足寿七十有此说可信鲍康生前曾说物之聚散靡常泉之为物也小然亦鲜有藏及三世云烟过眼吾辈固宜作达观并赋诗云:老来兴趣渐阑珊过眼云烟付等 闲但使庐山真面在任他流落到人间鲍氏晚年悉取藏泉仿李竹朋以薄服分类嵌之装作书便检得三十共二千余大清宝钞” 贰千壹千伍佰百文四种;户部官 壹两三种,明宝 壹贯一种王宁先章考鲍康去世其全部品遗于侄儿恩遗藏在恩绶手中一直保恩绶有二长子名惟,字治十三年(1874)出当年鲍康亲自侄孙取并选戴佩盼鼎臣长后亦爱诚然人生多憾后来鼎臣居南父恩绶处接收鲍氏遗纪二十因生活贫困潦将鲍氏藏全部变古董商廉价购鼎臣辜负叔公的期 

      又据民国时期著名钱币学家张絅伯先生忆述:鲍氏藏泉于民国七年(1918)出售津中国银行(应是古董商将鲍氏藏泉售予天津中国银行),现陈列北京银行公会翌年余游京津得窥全豹⑦ 郑家相先生在素楼泉稿跋一文中亦谈到:民国七年以鲍氏藏泉陈列北平银行公会()与予尝偕往观之⑧ 上述杨幼云赠予鲍康一枚大明宝钞此钞经辗转流传后已入藏江西省博物馆

注释:

①潘祖荫:《观古阁泉说》序。载《中国钱币文献丛书》,第十五辑,《观古阁丛刻九种》。

②杨恺龄跋:《鲍康致五亷生手书遗札》,《古泉学》第二期,1936 年 9 月出版。

③蔡养吾:衡门百泉续谱上海书店,1992 年版

④刘春季:鲍康彩箋遗札补述》,《中国钱币》,1986 年第 4 期。

⑤唐石父:鲍康卒年考》,《中国钱币》,1986 年4

⑥王宁:《宝钞珍品见友情》,《中国钱币》,1995 年第 1 期。

泉币第十二期

泉币第十六期

​(文章来源《中国钱币》  本文有删减)​​​​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