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
情系百姓 用真心赢得民心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始建于1986年,位于天安门正南5公里,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有6个社区,常住人口3万余人。建所以来,该所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集体、北京市模范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
近年来,西罗园派出所聚焦新时代公安派出所职责任务,立足“派出所主防”功能定位,明确了“情系百姓、安居一方”的所训,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辖区近10年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案事件;近5年没有发生入室盗窃案件,刑事、治安警情逐年下降。
解群众急难愁盼,用真心赢得民心
建所37年来,西罗园派出所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建“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做百姓的贴心人。该所充分发挥“穿警服的副书记”制度优势,建立了微信“西警便民群”,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对辖区群众的需求、困难、矛盾纠纷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应”。2019年以来,共有数百名群众通过送锦旗、写感谢信等形式向派出所民警表达感谢。
辖区居民玉先生因历史原因,从外地回京后多年没上户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来到西罗园派出所咨询。户籍民警郭雁不但耐心解答,更是多方协调联系,成功为玉先生上了户口。当时正值端午节,玉先生亲手包了粽子送到派出所,向民警表达感谢。此后,更是不顾民警的婉拒,每年端午节都要给民警送来自家包的粽子。
西罗园派出所民警辅警用真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目前,辖区有治安志愿者2000多名,他们有力协助民警开展工作,确保了辖区安全稳定。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打造平安社区
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人员密集,各类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多的特点,从2000年开始,西罗园派出所民警杨秀奇结合学习“枫桥经验”,创新“1+3”圆桌调解模式,即由社区民警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矛盾当事人及居民代表坐到圆桌前,谈问题、说道理、化矛盾。经过20多年的传承发展,圆桌调解已成为西罗园派出所的闪亮品牌。
现在,西罗园派出所依托“穿警服的副书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将原有机制升级为“1+3+N”模式,将更多的社会力量纳入矛盾调解工作中,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在平安建设工作中,西罗园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联动居委会,发动楼门长、治保积极分子、门店经营者等力量,成立分片包干式的安全防范宣传队伍,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上,他们动员辖区群众下载注册“全民反诈”App,成功劝阻拦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10余起,避免群众损失千万元。
“师带徒”传薪火,携手奋进担使命
西罗园派出所一茬又一茬民警牢记“情系百姓、安居一方”的所训,做到履职尽责、守护一方安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杨秀奇从建所开始就担任西罗园第一社区的社区民警,一干就是几十年,把工作岗位当成自己家,把辖区居民当作亲人。退休后,他仍然坚持发挥光和热,以社区安全顾问的名义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现在,他的徒弟、民警陈希成接过他的接力棒,担任西罗园第一社区的社区民警。杨秀奇常常回社区与徒弟交流工作,指导帮助年轻民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
多年来,西罗园派出所一直保持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每有新警到来,所里都会选一位“德、能、勤、绩、廉”过硬的老民警,与新警结成师徒对子,帮助新警扣好从警“第一粒扣子”,形成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目前,师徒“传帮带”已成为西罗园派出所加强队伍建设的一张名片,为队伍发展持续注入活力。2019年以来,该所民警有38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5人次荣获个人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