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卷七·章句第三十四(3)

发布时间 :2023-12-08

【原文】
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试译】
考查《诗经》的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虽是分章说明意义,但章节和句子在全诗中,和在蚕茧上抽丝一样,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联系紧密而丝毫不乱的。开头说的话,就考虑中篇的内容;结束时的话,则是继承前面的旨意;因而能文采交织于外,脉络贯注于内,前后衔接,首尾一体。如果文辞和整体失去联系,就像孤独的旅客没有同伴;叙事违反了正常的次第,就像飘荡的游子无处安身。所以,组合句子要避免颠倒,分判章节要按照顺序:这的确是文章情趣的共同要求,散文与韵文都是如此。

 

【注释】
《诗》人:《诗经》的作者。喻:晓喻,说明。

 

断章取义:这是对作诗而言,和说诗者割裂原意的“断章取义”不同,指《诗经》分章,各写一相对独立的内容。

 

绪:丝端,这里泛指丝。

 

原始要(yāo)终:《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原意是探讨事物的始末,这里指写作的从头到尾。

 

鳞次:如鱼鳞的排列整齐和紧密。

 

启行:起程。《诗经·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逆萌:预度,事先考虑。

 

绝笔:范宁《春秋穀梁传序》:“因事备而终篇,故绝笔于斯年。”这是说孔子作《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刘勰取“终篇”之意以指篇末。

 

追媵(yìng):承接的意思。媵:《释名·释亲属》:“侄娣曰媵。媵,承也,承事嫡也。”

 

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脉注:脉络贯注,指文章有条理而联系紧密。

 

附(fū):《管子·地员》:“朱跗黄实。”尹知章注:“跗,花足也。”萼(è):托在花下的绿片。

 

朋:同类,指文辞和作品的整体关系而言。

 

羁旅而无友:宋玉《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羁旅:滞留外乡。

 

乖:违背。次:次序。

寓:寄居。

 

指归:意旨所归向。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

 

同致:趋向相同。和上句“指归”二字义近。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