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向右 一个向左 岳阳常德何以东升西落

发布时间 :2023-12-14

最近发布的湖南各市州财政收入显示:

常德市2023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139.68亿元,与2022年前三季度相比减少了15.66亿元,同比下降10.1%,降幅略有缩小,排名全省第六位。

岳阳市前三季度财政收入150.72亿元,与2022年前三季度相比增加了10.74亿元,同比增长7.7%,财政收入增量、增速均为全省最高,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优等生。

一个下降10.1%,一个增长7.7%,进进出出就是将近18%的差距。

 

常德到底怎么了?岳阳到底凭什么?

常德,位于洞庭湖西岸,2023年前三季度录得GDP3265.54亿元,名义增速为3.34%,实际增速2.7%,增量105.64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三位。

 

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岸,2023年前三季度录得GDP3388.34亿元,名义增速为2.75%,实际增速2.4%,增量90.74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位。

历史以来,常德都是湖南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市,经济基础雄厚,芙蓉王、中联重科起重机总部、武陵酒业、中泰特装、力元新材等,都是优秀湘企的代名词。拥有烟草、先进装备制造、数字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经济发展质素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笔者注意到,作为常德经济的基本盘,细究起来,其实“四大千亿产业”水份较多。这一点,从常德市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得到佐证。

报告在2023年工作安排中指出,“力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装备制造产业达到800亿元以上,烟草、电子信息产业均达到700亿元以上。”

也就是说,常德经济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除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接近千亿,其余的三大千亿产业都还与千亿相差两三百亿。当然,这个基本盘对于经济薄弱市州而言,确实还是比较扎实。但相比岳阳而言,常德的“工业老三样”装备制造、烟草、电子信息,这些年、这几十年可以说涛声依旧,没有大的发展变化。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但这些年常德官场生态问题严重,落马官员接二连三。常德市委原书记杨懿文,常德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涂碧波,常德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谈正红,农行常德分行原行长文蓉,常德城发原董事长周枭,常德市政协党组原副书记、副主席汤祚国,曾担任常德市委书记的王群,等等,这么多干部出问题,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干部人心惶惶,必然危害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贪官为一己之私违纪违法,却祸害一方,实在是愧对常德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

 

在来看洞庭湖东岸的岳阳。岳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拥有通江达海的城陵矶港,这也是湖南唯一一个长江码头。这里更设立了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原本地理优势和常德相差无几的岳阳,因为历史的机遇站到了时代的风口。

 

岳阳最大的底气来自以巴陵石化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园,这里的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己内酰胺项目,为湖南打造现代石化万亿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这些年,岳阳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强七大千亿产业,加快两大立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在全省万亿现代石化产业建设中勇挑大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厚积薄发,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指导重点企业加强与东盟、欧盟、非盟经贸对接,推动城陵矶至香港直航常态化运营,加快开通至俄罗斯海参崴、东南亚国际航线,提速建设中非工贸产业园,对非贸易增长25%以上。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湘鄂赣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打造“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国家级物流品牌。深度服务融入“强省会”战略,发挥平江、汨罗、湘阴、屈原邻长优势,推进交通互联、园区共建,高标建设湘江新区湘阴片区、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经济发展资源要素纷纷涌入岳阳,为岳阳经济跃升提供了强劲支撑。

岳阳还特别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汨罗、岳阳县、华容、湘阴跻身“中部百强县”。

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岳阳拥有省级高新区8家,居全省第一。随着平江电厂并网发电,国能岳阳电厂、中联新材、湖南立方、汇川、易亲、紫光等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总而言之,岳阳这些年确实如《岳阳楼记》所言,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能取得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双第一的傲娇成绩,实属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