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几件事说在最前面:
1. 赛道并非公共道路,不属于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在赛道上出现的任何事故所导致的车辆损伤与人员伤亡都需要驾驶人自行承担,多车事故也是各修各的。
2. 赛道驾驶的高负荷状态会让车辆的轮胎与刹车系统以极高的速度磨损,一套全新的轮胎和刹车在日常驾驶中或许可以使用大几万公里,但在最极端的赛道驾驶中只能坚持1-2个小时的赛道时间,所以在决定去赛道玩耍前要做好这方面开销的心理准备。
3. ET5/ET5T作为面向公路日常驾驶设计开发的车辆,与当代其他绝大多数2吨+级大马力纯电民用车一样,在连续的赛道驾驶中会出现因为高温而带来的动力与刹车衰竭现象,建议在每进行4公里(天马2圈,浙赛1圈)的赛道驾驶后,进行至少4公里在赛道上的动态散热以避免热衰竭现象导致的风险并恢复最佳性能,在结束赛道驾驶返回维修区前同样需要进行充分的散热。
4. 如果之前没有任何赛道经验,不要因为更新了EP赛道模式就迫不及待的去赛道感受驾驶的快感,EP赛道模式是为具有赛道经验或已经拿ET5/ET5T跑了赛道但并且不满足现有运动+模式过于安分的束缚感的人所准备的。
5. 赛道驾驶与公路驾驶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应当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即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车手同样也会犯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尽可能详细的科普赛道驾驶安全的方方面面,把风险降到最低。
必须了解的重要车辆安全信息:
刹车盘温度指示器:
相比失去动力,刹车失效是赛道驾驶最恐怖的情况,哪怕驾驶员的车技再高超也无力回天,我甚至还经常做梦梦到开车刹不住被吓醒,EP赛道模式新增了刹车盘温度指示器供大家参考。
刹车盘温度指示器分为4个阶段:
绿色(200度以下)/黄色(200-400度)/红色(400-500度)/红色闪烁(500度以上)
当刹车温度指示器处于红色闪烁状态时需要立即进行散热,散热需要维持80-10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在赛道上动态撞风进行,切忌直接进入维修区停车。
比如ET5/ET5T的刹车系统在上海天马赛道2圈就会进入红色闪烁状态,在全力冲刺刷单圈前一定要等刹车盘温度指示器恢复至绿色后再开始。
刹车盘温度指示器的数值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得出,刹车系统中并没有实际的温度传感器,如果改装了其他的刹车系统如热容量更大的刹车盘,温度指示依然会按原厂刹车的属性进行显示。
强制冷却:
为了保护电池与电机寿命,当出现高温情况时,电机的输出功率会逐渐被强制限制,EP赛道模式的强制冷却功能会在开启后以最大功率运转冷却系统,在环境气温较高时,可以在抵达赛车场进行签到和其他准备工作时就提前半小时打开强制冷却功能,让电池与电机以一个更低的起始温度开始赛道驾驶,在限制动力前留出更宽裕的升温空间。
驾驶动态模式:
在EP赛道模式的设置菜单中具有两种驾驶动态模式,“运动+”与“赛道”,“运动+”模式下车辆的驾驶感受与运动+驾驶模式相同,电子稳定系统也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当选择“赛道”模式后会进入真正的赛道动态标定,电子稳定系统的警告灯也会点亮,对于赛道老手来说会更具驾驶乐趣,但对于赛道新手来说只会觉得慌张和手忙脚乱,缺乏后驱车侧滑控车经验的朋友们请不要贸然尝试赛道模式的驾驶动态,除非你处于一块非常大且无阻挡的空地。
空挡模式:
当完成赛道驾驶并进行充分散热后,建议在水平的路面(正经赛道车的维修区都是水平的)上选择空挡模式,避免刹车片与刹车盘出现粘黏和形变,如出现冲出赛道陷入沙坑需要拖车的情况,同样需要选择空挡模式。
不同轮胎的性能:
ET5/ET5T原厂有三款轮胎,分别是19寸和20寸的米其林e-primacy和20寸的倍耐力P-Zero。
19寸和20寸米其林e-primacy为低滚阻轮胎,可以带来更长的日常驾驶续航,但抓地力较20寸倍耐力P-Zero更弱,赛道单圈1分钟可能会慢1秒左右,但车辆也会因为更低的抓地力显得车尾更灵动更具乐趣。
ET5/ET5T略有差异的驾驶感受:
ET5/ET5T的悬架调校完全相同,但由于车身结构带来的差异,ET5的中心区转向响应更快,而ET5T在弯道中车尾的惯性能够带来更微妙的平衡与可玩性,类似于奥迪RS5与RS4 Avant在驾驶动态上的差异,我个人综合更喜欢ET5T的驾驶感受。
个人经历:
我自己跑了十几年赛道,参加过几十场赛车比赛和几十场赛道日,由于在第一次跑赛道之前就有着很多年的卡丁车和模拟器基础,加上不富裕的家境,导致我比较有安全意识,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任何赛道事故,但风险无处不在,所以依然有一些插曲:
Polo杯挑战赛在终点线前因为之前的拼抢导致的碰撞把轮子开掉了:
自己的GTI因为改装刹车的制动液泄漏在维修区撞了墙(虽然车速低但要是撞到人估计不死也残废):
所以如果大家能够仔细阅读接下来的内容,至少能做到和我一样常在河边走,暂时不湿鞋。
车辆检查/准备:
在进入赛道前,清空所有车内,仪表台,包括后备箱内的物品,赛道驾驶工况的加速度很大,仪表台上的香水或者后排的杂物飞起来砸到头上,门板或杯架里的矿泉水瓶飞到刹车踏板底部导致踩不了刹车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检查轮胎状态与胎纹深度,刹车盘片状况,制动液状况,胎压,轮毂螺栓扭矩,如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建议在前往赛道前去蔚来售后做一次全面的车况检查。
当车辆电量低于大约50%时无法输出最大功率,当车辆电量高于大约95%时会因为避免电池过充而没有能量回收,加大刹车系统的负荷。
专业的赛道日组织者都会进行安全培训,虽然内容可能会与这篇文章高度相似,但还是需要仔细聆听。
赛道驾驶基础常识:
为了保证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赛道驾驶前需要调整到特定的驾驶姿势,需要保证肩膀和椅背有着充足的支撑,胳膊不用完全伸直就可以转动方向盘,腿不用完全伸直就可以将刹车踩到底。
双手需要时刻握住方向盘并保持在3,9点位置。
调整好车内外后视镜,确保后方有充足的视野。
不要穿松垮的拖鞋或高跟鞋驾驶。
维修区一般都有40kph-60kph的限速,不要超速。
赛道上不停车,不下车。
时刻留意胎压和车辆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刻结束赛道驾驶。
不建议在后排携带乘客,大多数赛车场也不允许。
如何不撞墙:
赛道上由于视野宽阔,相同的车速相比公共道路环境下会呈现出车速更慢错觉,赛道驾驶的初学者需要带着敬畏之心,循序渐进的提升驾驶步调,初学者由于日常驾驶中的错误习惯导致视线放的不够远,非常容易出现一脚猛加速之后忘记刹车或者太晚踩刹车撞墙的情况,在培养出对轮胎和车辆动态的感知能力前,密切关注车速,入弯前需要将刹车踏板一脚猛跺到底,杜绝日常驾驶中缓慢增加刹车力度的习惯,并寻找赛道上的参照物记住自己的刹车点。
如何不撞其他车:
赛道驾驶时目光应该时刻放在正确的走线和自己想去的地方上,而不是其他参与者的车辆上,一个奇妙的事实就是但凡驾驶员越盯着自己不想去的地方,身体反而越会引导着车辆冲向那个地方。
绝大多数赛道日规定只允许在直线进行超车,禁止在弯道中进行超车,如万不得已需要弯道超车,必须确认前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令或让车动作,并在前车后视镜的可视范围内伴随闪灯甚至按喇叭的操作提醒对方,否则由于赛道宽度原因,为公路驾驶设计的后视镜在赛道上会带来巨大的盲区,导致两台车撞到一起(天马一号弯日常)。
如何不被其他车撞:
时刻留意后视镜,特别是在入弯出弯打方向的阶段,当后车的相对速度和驾驶节奏远远快于前车时,可能前一个弯出弯时后面还没车,下一个入弯前后车就已经和你并排了,所以在每次转动方向之前,看后视镜。
关于驾驶:
驾驶本身是一件深奥且具有乐趣的事,从驾校拿到公共道路的驾驶证仅代表驾驶员被允许开车,并不代表会开车,而真正掌握驾驶技巧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所有初入赛道的人都应该带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在赛道上进行驾驶,只有当你的圈速和当地赛道的顶尖车手在驾驶相同车辆,圈速做到差不多时(1秒以内),才算是已经入门了。
《极限速度揭秘》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系统的学习驾驶技巧,并通过不断地总结归纳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精进自己的驾驶技巧,这本书淘宝上有卖的,网上也有PDF版,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在这里我也放一个英文版pdf的链接(来自gt86论坛):
https://gt86.me/images/1/14/Ultimate_Speed_Secrets_The_Complete_Guide_to_High-Performance_and_Race_Driving_-_Ross_Bentley.pdf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EP赛道模式中发现驾驶汽车的快乐。
(V1.0版,后续会按需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