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 【杭白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特产。杭白菊,中药材“浙八味”之一,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
【品种】适宜本标准第4章范围内传统种植的小洋菊、早小洋菊、大洋菊等菊花品种。
【采收时间及要求】菊花采收从10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下旬采收完毕,胎菊采收应比常规菊花提早7天左右。朵菊:采收标准应以花瓣开展平直,花心有30—50%的散开,花色洁白的时候,多用于饮用菊。
饼花:花心散开50—70%的花,多用于药材原料。胎菊:杭白菊花蕾充分膨大,花瓣突破花蕾苞衣,外层花瓣刚绽放并与花序呈90—120°,花蕊微露,此时花瓣肉黄色、胎色重。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花。
【地理特点】杭白菊产地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水网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全年10的平均积温5258℃,无霜期238.6天,年日照时数1983.4小时,降水量1193.8毫米。地质为钱塘江下游冲积平原,沉积层厚度从西南部约100米增至东北部的180米左右,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旱地土壤略偏酸性,pH值6.5左右,多系粉细粘壤土,俗称“硬红壤”,适宜于杭白菊的生长。
【文化背景】杭白菊历史悠久,据考证,商品生产的确切记录,始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1611—1674年)所著《补农书》。书中记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中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寒苦,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百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菊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益,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补农书》是张履祥48岁时完成的,由此可以确定,杭白菊商品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70年多年以上。
【荣誉】1999年,桐乡市被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2002年6月12日,杭白菊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杭白菊转换成地理“证明商标”。2010年,列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品牌价值6.83亿元。2015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浙江 嘉兴市 桐乡市 杭白菊 菊花 浙江特产 特产
最爱大自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