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失踪案后续

发布时间 :2020-07-29 10:07:52
杭州女子失踪案后续向恶意玩梗说不

【请耐心阅读】
备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失踪案”,终于真相大白,其丈夫许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有关该案的街头巷议,却并未终结。对于丈夫杀害妻子后分尸并扔至化粪池的恶劣行径,大多数人都感到愤怒和震惊;对于警方筛查38车粪水等办案的缜密与辛苦,网友则纷纷表示敬佩。

不过,虽然案件诸多细节令人毛骨悚然,却有一部分人以此当梗玩得不亦乐乎。社交平台上,“两吨水警告”、“化粪池了解一下”等与案件细节契合的段子相继涌出;还有些男性网友,在与女友或妻子沟通时,也肆无忌惮地用这些言论大开玩笑。

把惨不忍闻的刑事案件,当作玩笑段子津津乐道,自以为生动有趣,其实毫无幽默感可言;把令人发指的作案手段,变成朋友圈里用于交流的词汇表情,既是对公序良俗的挑衅,也是对法律规则的漠视。

可能有人认为,这些玩笑不过是“小打小闹”,放在道德法律的框架去谈,多少有些上纲上线。其实,不论有心还是无意,原创还是追风,在网上接力传播“化粪池警告”,向亲人发出“不听话的时候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的“警告”,已经超越玩笑的底线,本质上是把恶性事件当成搞笑素材,把人间惨剧拿来休闲消遣。

这些所谓调侃的背后,既暴露了编造者扭曲错位的价值观,也折射出跟风者不辨是非的文化水准。无论如何,杀人恶魔的罪行,不能化作如此轻浮的段子。这些丧尽天良的作案手法,难道是可以效仿、值得炫耀的吗?

只是别忘了,杭州杀妻案是个可以争论“玩不玩得起”的段子吗?

这到底希望谁能玩得起?是案件中飞来横祸的受害者,警方通报后在化粪池旁崩溃痛哭的亲属,还是为此悲愤不已的网友呢?

爱开玩笑、思维活跃不是坏事,但玩笑里不能丢了对生命的尊重,面对他人的痛苦,要保持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杭州女子失踪案”的事实经过,已经深深刺伤了公众的神经,希望人间恶魔就此收手,此类悲剧别再发生,也希望围绕案情的讨论,能够更加理性妥当,别再伤及无辜、加重悲伤。

如此恶劣的人间惨剧岂能作为调侃对象?这些肆无忌惮的“玩笑”又暴露着怎样的一种扭曲心态?

毋庸置疑,这些“梗”不是“梗”,更不好笑,其轻浮、戏谑的言语背后不仅挑战着公序良俗的底线,还对社会舆论场造成极为严重的误导效应。恶性事件的产生是令人愤怒、焦虑以及恐慌的,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实属正常现象,但是恶意渲染、调侃细节便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受害者及其家人的二次伤害。更需要关注的是,许多“恶趣味”的延展性评论无形间加剧了两性关系的矛盾,让女性产生对婚姻的恐惧心理和信任危机,而本应探讨的女性安全与保护、两性关系健康发展的话题却反而显得“无人问津”、置之不理。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内容并无恶意,不必上纲上线,大可宽容一些。可是,当我们“宽容”了罪恶,谁又来宽容无辜的生命、鲜活的人生?这些越过雷池的“搞笑”是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是对法律的冷漠,缺乏基本的道义与善良。网络环境非法外之地,每一句没有底线的“玩笑话”都可能无意间给他人埋下“罪恶的种子”,打开黑暗之门。

须知,网络清朗是每个人的责任,无知并不“搞笑”,冷漠更不值得“跟风”,希望我们能尊重他人的痛苦,严肃对待生命,用善意拥抱社会,抚慰悲剧带来的苦楚与不安。

热门评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团委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团委

来源:青春山东微信公众号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