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复兴式(或中华复兴式)建筑在五十年代后中国公建的主流舞台上消失,是有必然道理的;像重庆人民大礼堂那样风格的主地标级别zz建筑,在当时的北京上海几乎根本就不可能落成。一方面,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格来显示民主政权的新气象,连北京人民大会堂都削去了屋顶,采用更为隐喻的方式继承民族传统。加上之后经济紧张,而民族复兴式的大屋顶和复杂装饰对预算要求高、施工复杂荷载不合理(混凝土的大屋顶占比大非常沉,而且没有正常采光通风除储藏外基本无法使用,反而造成建筑荷载头重脚轻)。所以此后除了民族文化宫之类象征民族团结、对外展示,以极少数学校等次要公建,已经再没有这种建筑形式展示的土壤了。(图3 同济大学南北楼,1954)
各国民族复兴式建筑
野生边缘
同济南北楼这个去看过几次,感觉就像普通居民楼
歪克思
不能光看装饰。另外它外形也是多次修改简化的产物,很体现当时社会形势
野生边缘
回复 歪克思:![[doge]](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doge-be7f768d78.png)
![[doge]](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doge-be7f768d78.png)
![[doge]](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doge-be7f768d78.png)
树上的伯爵
重庆人民大礼堂小时候还经常去呢
白銀霄-
人民大会堂跟个火柴盒一样
清漪园不是颐和园
抄袭西方二战前的拟古典主义建筑![[doge]](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d_doge-be7f768d78.png)
bljnavy
厦门在五十年代末还在建,例如集美学村的道南楼,建成于1962年,现为集美中学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