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视界 云岗石窟第十四窟,为西区东侧第一窟,与第十五窟和昙曜五窟连为一体(图18最右是第14,15窟,围栏部分开始是16窟)。第十四窟面积较小,损毁严重,进入窟内,几乎看不到造像。尤其是石窟的顶部,斑驳不堪,让人惋惜叹惋。云冈石窟第十五窟,又叫万佛洞,和第十四窟同期建造。石窟的四壁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排列有序,构图严谨,象征释迦分身的十方化佛(图10—17)
云岗石窟第十六窟 (立佛洞)为三世佛(图1—9)。主佛释迦立像高13.5米身着厚重的毛毯披,胸着佩结带,大第十六窟平面呈椭圆形,肉髻加水波纹发式,是典型的犍陀罗佛像艺术风格的发式,但是脸型瘦长,神情英俊,厚重的毡披式袈裟与胸前的飘带佩结,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于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服时的服制,在之前的石窟艺术中均没有出现过。这便是独特的云冈模式“人神合一”。
昙曜五窟指的是云冈石窟中16-20窟的称谓,为云冈石窟早期建造的石窟。在昙曜五窟中,与其他四个窟相比特点最突出的便是十六窟。
幸福很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