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抱团模式的解读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1-09-09 17:13:35
乔家的儿女 昨晚大结局的微博下被催写剧评了,于是,我来交作业了。没有单独续写其他的人物分析,这篇算是整部剧看完之后的一些思考吧。
 
【多子女抱团模式的解读与思考】

《乔家的儿女》借由乔家的五个子女以及另外几个家庭的对照,集中描写了城市65后至70后这一代人的家庭、婚恋、成长,也反应了时代的变迁。
乔家的长子乔一成生于1965年,二强1969年,三丽1971,四美1973,七七1977,这一代人出生于思想向一侧极端倾斜的年代,见证了思想、社会由一元向多元打开;他们的童年普遍物质生活非常困难,他们经历了靠自己打拼由穷到逐渐富有的变化;这一时代多子女家庭比比皆是,与一胎实施后的家庭模式出现巨大的断层,多子女也给家庭内部资源如何分配带来困难。
乔祖望自私、好吃懒做,靠一个体制内的饭碗,养四个半孩子已经是他经济能力的极限。在父亲仅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除此之外不闻不问的情况下,几个孩子只有靠相互依靠、互相扶持长大,而长子在其中也起到领头的作用,付出最大。尽管像乔祖望一样不负责任的爹可能不多,但长子长女模式在那个年代并不鲜见,家庭贫穷、父母双职工的多子女家庭,老大或者老二在家庭里会充当主力军。
乔家的穷在当时的城市中,算是极穷,但与农村的孩子比,其实又还好,至少身上的衣服没有补丁。但农村的孩子再穷有广阔的田野可以倒腾,城市的孩子家徒四壁的时候真的就只能挠墙。剧中乔家的孩子,时常在天台四望,层层叠叠的屋顶给人无穷尽的压抑感,怎样从贫困中走出,找寻到幸福,是这家的孩子,甚至一整代人曾经的困惑。
 
多子女一碗水如何端平?答案是端不平。乔老爹不端,孩子们自己端,平与不平是孩子们之间自己的事。一成在兄妹中起到半父的作用,操心兄妹们整体的成长,少年时为了弟弟妹妹克扣自己的物质,成年时为了解决弟妹的困难掏腰包借钱给他们,这是大家明显看到的,但钱却不是他付出最大的部分,劳心才是。担心二强走上邪路、担心三丽被人欺负、担心四美的任性,滋滋往外冒的白发,他心累,但他又放不下。
乔家的几个孩子,很像排成纵队搭着肩一起在大风大浪中往前走,排在第一个的人承受的风力、海浪的压力最大。没有人愿意走在第一个,但不这么走,就被风浪冲散了。一成曾经不甘,但他不愿意兄妹们散了,承担起第一个的责任是他的选择。领头人需要最强壮、最聪明、最抗压,一成做到了。除了剧中很明显看到的他对弟妹们的帮助外,他对他们的指引也非常关键,比如三丽家在他的影响下贷款买房是在1998年,这是个人贷款购房zc刚出来的时间点,那个时候房价相比现在极低,后续快速增长的工资很轻易就能让贷款还完。他选择读研做记者,给了他做领头人的开阔视野。
排在后面的要推着前面的肩,也要出力才能往前走。二强做饭、三丽洗衣跑腿,四美相对最轻松,这是成年前的相互扶持;二强是兄妹中最早参加工作的、三丽读了中专也很早开始赚钱养家,四美也较早参加工作。多一个孩子能够自立自强,这个小纵队的整体生存压力就减轻一分。看评论有说234不学无术,其实在那个大学生凤毛麟角的年代,家庭很穷,又看不到大学的希望,放弃学业的孩子非常多。让他们有动力学的,往往是生存技能,像剧中的四美,知道上酒店要说英文了,只认识26个字母赶鸭子上架也要学。
乔家几个孩子的这碗水平不平呢,从外人看来,当然不平。但就他们自己呢,他们就是那碗水本身,抱团融合在一起心里才会热,没有平不平。所以一成累,他可以和叶小朗一样远走高飞甩开家庭,但他不会那么做,割舍不下的不仅仅是责任,还有他所爱的人。
 
四美是这个家庭里第一个寻求自我的人,她排在纵队的最后一个,也是大环境转暖的第一个受益者。她能去追星,是因为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开始活跃,也因为哥哥姐姐们都开始工作挣钱,否则她连买海报的钱都没有,别说借钱去看演唱会了。四美的自我,尽管给自己带来一段痛苦的婚姻,也给家人带来麻烦和痛苦,但从婚姻里走出的她,更加 独 立、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选择。她的自我也影响了二强对婚姻的选择,这是积极的一面。
在大家都已成年,有个人的生活选择,组建各自的小家庭后,原来兄妹间抱团取暖前进的纵队模式是否应该改变?四美实际上对这个模式发起了挑战,但她做为旧模式的受益者,也是摇摆的,她愿意向唯民倾诉心事,但她又在遇到真正困难的时候会依赖大哥,她会倒逼乔一成反思,但却无法让乔一成放下原有的模式。
乔一成病了,实际是旧模式的结束,也是新模式新幸福的开始。乔家的儿女是时候从困难时期的纵队模式,改变为手拉手并肩前行的模式。同样是亲情暖融,但受力更加均匀。大雁迁徙,头雁累了,也会换头雁,人类比大雁更聪明,可以也应该拥有更多的选择。
剧中另外有许多个多子女和独子家庭,可以和乔家相对照。齐家,唯民和乔一成一样是老大,同样承担最多,也最有心,但家庭环境比乔家好,因此压力小很多。兄妹间没有抱团的模式,弟弟妹妹们也不受他的影响。王家,亲生和非亲生之间的偏心,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孙家,孙小茉妈妈无耻卑劣,但只有一个女儿的她对女儿倾尽心力……虽未详细展开,但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因果。
说到幸福,昨天评论里有许多认为乔一成换了肾也不幸福,或许他应该像叶小朗一样远走高飞,可以更幸福。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同。有的人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就有幸福感了,有的人不是。剧中的每个人、每个家庭其实都有某方面的缺少,就像现实中的人一样,拿叶小朗来说,她能走,是因为家乡没有能留住她的,而乔一成有。原生家庭的亲情,可能是叶小朗永久的缺失。对于她来说,远走高飞是她寻求的幸福,但对于乔一成来说,那不是。
乔家四个儿女的婚恋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这篇文里我不展开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牵动了观众喜怒哀乐的剧,尽管我同样觉得如果一些剧情再展开一些、交代更充分一些会更好,但这仍然是一部值得思考的家庭伦理剧。构建这样一部人物多关系复杂、年代跨度大,每一个人物的言行都依据时代环境和自身个性、家庭环境不断逐渐变化的作品,是从导演、编剧、演员到道具等等所有工作人员,需要耗费巨大心力的。我想,它不但会引发60后70后的情感共鸣,也会给90后、00后提供一个认识自己父母那代人的新视角。
乔家的儿女在一个困难的时代困难的家庭出生成长,形成了他们的相处模式,相互依赖,相互扶持,有好也必然就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富裕的时代,环境变了,但对于亲情的渴求不会变,相处的模式会变,但永恒流淌的爱不会变。亲情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在其中的人们也在摸索,如何一起成为更好的人,我想,这是这部剧的意义之一。

热门评论

未夕
未夕

我认真读了,谢谢大家的关注,谢谢你们的评论。

烦人的凡人西兰花
烦人的凡人西兰花

我大舅48,小姨65,69年外婆40出头守寡带6个,我妈当年不到7周岁,说家里2顿红薯稀饭,吃了躺床上不可以出门不能跳,外婆锁门去拉板车,真的城里比乡下苦,我爸农村还有地,有红薯。

中影小水
中影小水

是,我爸就是农村的,奶奶生了7个都养活了,有地怎么都饿不死。我妈妈就是城里的,外婆也生了很多,最后只有最小的两个活下来了。

乔家的儿女
乔家的儿女

乔家的儿女破防瞬间 感谢超长走心剧评,感谢陪伴乔家的儿女 [心]

羊羊羊7面窝
羊羊羊7面窝

我看到我爸爸他们那代人的影子,我大姑就是家里的老大,为家庭付出了很多。

中影小水
中影小水

嗯,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这样

蓬蓬毛小狗
蓬蓬毛小狗

叶小朗活得洒脱,因为她的原生家庭并没有给她留下值得她扎根的东西。对于一成而言,虽然他的兄弟姐妹给了他负担,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家庭的存在,给了他幸福。我想,作为影视作品,它是需要戏剧冲突的,而冲突就不可避免得会有矛盾,所以它展现的生活也是有选择性的。也许平行时空下有更多点滴的温情。

乀TWINKLE
乀TWINKLE

乔家五个儿女都不是完美的,大哥要强自尊,但是实际上是打心底的自卑,他也嫉妒别人的生活,所以有时候把自己弄的像个刺猬一样保护自己。二强和七七一样就是有点单纯有点憨。三丽算是所有人最清醒的,但是小时候的事阴影太大了。四美就是把自己活成青春文学里面的女生,爱的自己和家人遍体鳞伤才放手。

没有名字的朋友呱呱
没有名字的朋友呱呱

总的给人感觉就是,磨难太多,原谅太快

阿MIN去看电影了
阿MIN去看电影了

乔家感觉也是正午在家庭剧上的又一个思考 《父母爱情》和《都挺好》相对一个大前提就是不愁衣食 父母爱情里有本事的父亲 有学识的母亲 乔家不是 是给观众看肆意生长的孩子们不跑偏有多难 也让长大的孩子思考对“一成”(父母)顺从和反对的度怎么把握

黎暗尘桉
黎暗尘桉

占个楼先,夸你码了这么多字[doge]看完以后,再细说[赢牛奶]

喵喵喵言
喵喵喵言

虽然我很烦这个剧的狗血,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磨难,但是真正的生活中好像也没有谁真的一帆风顺,我像叶小朗,我讨厌这么一大家子人没完没了,但是又羡慕他们这扯也扯不断的亲情

JYH__G1小傲娇
JYH__G1小傲娇

这剧其实还挺好的挺真实,就是把各家的问题糅合在一起集中在一个家庭里了,唯一可惜的是剧情删减太多太跳跃不连贯,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妈总以为我给按的跳集了差点没揍我[单身狗][单身狗][跪了]

贩卖人间苦甜
贩卖人间苦甜

喜欢看你写小作文[鼓掌]

叭自没一撇
叭自没一撇

乔家是一部纪录片,拍给60、70、80甚至90的观众看。不喜欢它的人嫌弃太狗血,但说实话,那个年代很多人的真实人生比这狗血的多。只不过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呢?

默默大黄猫
默默大黄猫

70后家庭的缩影,现在很多观众会戏称“乔家的倒霉蛋们”,其实生活就是有苦有甜,只是恰好集中在一家人。难能可贵在于乔家的儿女始至终相互扶持,有爱。乔一成就是典型有担当的“大家长”,永远在予而无求,所以安排他得到大家积极的换肾,是最好的爱的表达

琰__如玉
琰__如玉

小水 咋回事儿呢 有60 70,还有90 00后,咋就独独缺少了80后呢[doge]

Tenleung
Tenleung

沒有一成……就沒有這樣幸福的二強 三麗 四美!![泪][泪]

玉尔兮Laing
玉尔兮Laing

剧情结合时代背景其实就是如此现实 父辈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老大永远都是付出最多的那个 他们那一代人对幸福的定义永远都是那么简单却很伟大 而且即使是七零年代即使是在城市何况是穷苦人家他们的学历都不会很高 小水写的真的很好很棒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