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感觉良好”,就问出舱到底多难?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中国空间站
“热烈祝贺02圆满完成中国女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为你感到骄傲”“热烈祝贺01在2008年首次出舱后再次漫步太空”“03 我们期待着你的下次出舱”
“为你们的密切配合和完美表现点赞”
11月8日1时16分
神十三乘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是高风险活动航天员面临严峻的空间环境任何一点故障都可能导致出舱活动的失败甚至威胁到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出舱活动到底有多难?
难点一:天地协同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地面必须做到对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当01号航天员翟志刚举重若轻再次说出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时身处飞控大厅的黄伟芬总师和地面科研人员
激动地鼓掌喝彩
在航天员完美亮相的背后是无数颗紧张的心在遥远的地面时刻守护着他们通过与航天员通话和电视图像时刻了解航天员的操作过程并提供必要的引导
从而实现天地间大力协同
难点二:舱内外配合
“下一次出舱”的03号航天员叶光富
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他紧盯舱内屏幕密切关注舱外翟志刚、王亚平的一举一动同时精准、从容地进行机械臂操作确保将他们运送到正确的位置身处太空的三人乘组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每一次的满分默契都是千万次精心演练的结果
难点三:与机械臂协同工作
这更是一项需要千锤百炼的技能机械臂就像盘旋在空间站之上的一条巨龙航天员需要充分掌握“驾驭”它的本领
与之密切配合完成舱外各项工作
作为舱外工作时极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机械臂能在自身附近任意角度进行抓取和操作以及在空间站表面自如“爬行”这也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心理素质在失重情况下实现 “人臂合一”让身上的五星红旗
稳稳屹立于苍穹之巅
难点四:精准操作 万无一失航天员在天上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技术与胆量的较量想要顺利执行舱外各项动作就要在地面经历一番“魔鬼式训练”这是每位航天员进入太空
进行出舱活动前的必经之路
通过虚拟现实训练器等多种设备开展训练航天员可熟知舱外工作的各项原理并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
确保出舱活动顺利实施
难点五:个人安全防护
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后
一件舱外航天服和一些出舱保障设备
成为了航天员短暂的“避风港”
面对200多摄氏度的温差
空间辐射等一系列考验航天员克服舱外航天服重量开展活动的同时舱外服也帮助航天员抵挡住了恶劣条件的侵害为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执行任务
提供满满的安全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在多方全力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进一步检验了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
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感觉良好”的背后
是无数航天人的
“攻坚克难”和“决不放弃”
成就了我国出舱活动的又一次圆满
愿航天员们享受飞行
让更多振奋人心的“中国声音”响彻苍穹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编辑/杨若凡 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的微博视频
发布时间: 2021-11-23 21:05:08
WAP天文网
出舱到底有多难?
太空雅痞
航天员同志们辛苦了,为载人航天事业在幕后默默风险的您和其他所有同志们都辛苦了,看到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是所有中华儿女的骄傲。
MYFIRSTNICKNAME
帅!!!
英嘤满目星河要快乐
向航天员以及背后工作人员致敬![[心]](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l_xin-43af9086c0.png)
英嘤满目星河要快乐
航天员享受飞行![[心]](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l_xin-43af9086c0.png)
轻叹为谁傻笑小童鞋575_401
她们的付出用金钱来衡量,是衡量不了的,她们是为了祖国变得更好,繁荣昌盛,为了中国航天技术更近一步,她们的一句 “感觉良好 ” 是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汗水,是每天日日夜夜的训练才能让这次的出舱顺利,在太空待这么长时间——王亚平 向伟大的航天员致敬 [/cp]
渐修顿悟6
真不容易,为你们感到骄傲,祖国和人民永远记住伟大的航天幕后英雄
zhangjun19590711
去一次真不容易,笔形航天器运载火箭技术,耗材费力。什么时候转变技术思路,群集科技智慧,群策群力打造中国新型载人飞船,实现快去快回,轻松驾驭~球形结构旋转飞行器。荐参:球形结构旋转飞行器工程图。
小QQ与我养乐多
哇塞
帅
胖子五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