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一点不比茶圣陆羽低。他把价值一套房的天价茶打落神坛,让紫砂壶诞生,让老百姓喝的起茶
自唐代开始,因为贡茶的推崇,团饼茶(类似于普洱茶的形状)一直是社会的主流。到了把品茶当成审美的宋代(宋代评价一款茶好坏,主要是看,而不是喝),先后有两个人靠给皇帝做茶而升官,分别是督造大龙团茶的丁谓和督造小龙团茶蔡襄(《茶录》的作者)。
龙团凤饼茶简直就是天价,以小龙团茶为例,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这样记载:“(小龙团)20饼重1斤,价值金2两”,折合下来这茶得58万一斤,相当于在小城市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觉得生产团饼茶太费事,喝起来也太麻烦。于是一道诏书,废黜了团饼茶作为贡茶的地位,改用芽茶进贡。
在炒青工艺的加持下,芽茶(散茶)很快就取代了团饼茶,因为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大量的芽茶涌入社会,很快成为社会的主流,而随着茶叶价格的下降,普通百姓也开始大量饮茶。紫砂壶在明代诞生,不得不说,是芽茶大面积普及倒推的结果,因为芽茶需要更适合冲泡的新茶器。
于是在明代,曾经很火的建盏走向末路,紫砂壶开始崛起,因为建盏适合点茶(宋人饮茶方式),紫砂壶更适合泡茶。
你看,一个朱元璋,基本奠定了明代以后中国人的饮茶格局,所以,就对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而言,说朱元璋能够比肩茶圣陆羽,一点也不过分。
茶文化慕雲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