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长春市宽城区 红色阵地筑牢“共享家园”

发布时间 :2021-12-27 11:00:02
读报看宽城 【吉林日报:长春市宽城区 红色阵地筑牢“共享家园”】长春市宽城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大力推动党群服务阵地系统化建设、规范化提升、功能化运行,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到便利服务。

一、案例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宽城区着眼解决基层治理资源整合不充分、力量下沉不到底、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打造形成以街道城市共享家园为“大脑中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四肢躯干”、小区邻里中心为“神经末梢”的“1+N+X”红色阵地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整体统筹,系统化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出台《关于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共建单位联建一批、旧城改造新建一批、整合空间扩建一批、购买租用增设一批等方式,区分街道、社区、小区和党建单位三个层级建成178个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党群服务阵地。在街道,欣园街道率先打造2200平方米全市首家“城市共享家园”,成为全市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杆。在社区,推动服务场所面积从平均737平方米增加到941平方米。在小区,整合废弃库房、物业用房等闲置空间进行“微改造”,建成104个特色小区邻里中心。在非公等其他领域,突出“龙头领建、行业联建、商圈共建”模式,新建光复路商圈“红立方”、万达商务楼宇“红领荟”、医药行业“红胶囊”、吉林杞参“红领学院”、柳影街道“红心物业”联盟“五红”党群服务阵地,形成全域覆盖、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阵地体系。

(二)突出标准先行,规范化提升党群服务阵地。全区明确统一设置标识标牌、统一规范党建信息、统一公示服务事项、统一开通服务热线、统一健全运行机制“五个统一”的标准要求,规范提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小区邻里中心”功能设置,规范支部议事厅、百姓说事点、邻里活动站、便民服务处、矛盾调解室和其他特色功能为一体的“5+X”设置标准。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专职人员配备,在街道、社区、小区各级党群服务阵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红马甲”,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首问负责、议事协商、开放共享、联系群众、服务项目管理、考评评价“六大机制”,保障各级党群服务阵地高标准、高效能提供各类服务。

(三)突出服务主题,功能化运行党群服务阵地。把为民服务作为各级服务阵地的重头戏,通过组织链接把各种资源、各类服务集聚整合起来,为党员群众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高品质服务。街道城市共享家园形成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培训服务等6大服务体系,让党员群众“一站式”享受50余项服务内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压缩行政办公面积、释放居民活动空间,搭建群众议事、网红直播、课后托管等各类服务平台,精准对接群众生活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小区“邻里中心”突出便捷、便利,为小区党支部、“三长”队伍、志愿者提供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小区夜话”“小区邻里文化节”“邻里小课堂”等活动,解决邻里纠纷、融洽邻里关系、提升邻里涵养。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一年来接待前来办理事项、参加活动的党员群众逾8万人次。

三、取得成效

一是提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治理服务能力。全区对46个社区逐年分批实施“微改造”,推动社区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聚焦群众之难、之需、之盼,实施“红帆项目”,建立148个治理项目,撬动党建资源参与区域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高街道社区的治理服务能力。二是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强化党群服务阵地凝聚资源的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功能,激活“社区名人堂”“老书记工作团”等红色资源,让越来越多的红色力量集聚到党组织周围,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共建最美家园。三是增强了党组织融入中心发展的工作动力。宽城区持续提升街道、社区、小区等党群服务阵地品质功能,让党员群众始终感到党就在身边,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成现实,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