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究竟是喜胖还是喜瘦?

发布时间 :2021-12-29 16:12:00
【唐代究竟是喜胖还是喜瘦?】
提起唐代女性形象,人们似乎总是会想到“以胖为美”,但在唐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对女性纤瘦之美的描摹,如白居易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那么唐代究竟是喜胖还是喜瘦?

这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在唐代历史中,女性审美观经历了数次变化。初唐社会秉承前朝遗风,女性大多仍以纤细袅娜为美。后来,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与胡族文化习俗的传入,唐高宗时期唐代社会逐渐开始崇尚丰腴之美。《旧唐书》中记载:“(太平)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可见武则天和太平公主都是额头宽阔、下巴丰满的长相。

盛唐时期,丰腴富丽、雍容华贵的女性审美观成为了社会主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杨贵妃。《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着:“贵妃素有肉”,苏轼还有一句诗“短长肥瘦各有态,环肥燕瘦谁敢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胖并非是“肥胖”,《广川画跋》里记载“太真妃(杨贵妃)丰肌秀骨”,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整个人还是十分端庄秀美的。

到了中晚唐,女性审美又逐渐由丰腴饱满转变为早期的纤瘦轻盈。究其原因,可能与安史之乱后混乱的政治环境,流民南下后接触到南方纤细女性风格有关。历史新知

热门评论

Wuli宝娜儿
Wuli宝娜儿

漲知識[awsl][awsl]

-_-Dan-_-_-
-_-Dan-_-_-

我估计盛唐的胖美跟今天美国流行的丰满差不多,卡戴珊那样的,不是真胖[微笑]

唐唐62041
唐唐62041

唐也不可能二三百年一直一个审美吧。吃不饱饭胖的人少才会觉得胖美,物质丰富了人容易胖不稀有谁想胖。就像我们现在说人胖别人不高兴,三四十年前那是觉得他家有吃的有福气。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