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的初衷是恢复“交领”...
发布时间 :2022-01-05 18:45:11
汉服运动的初衷是恢复“交领”,但现在大行其道的却是“一字排扣”的比甲和明制竖领。兜兜转转一圈,仿佛又回到了旗袍马褂伪唐装。
有人认为是某些人对汉服搞和平演变,利用比甲和竖领混淆汉服的概念,让忠国的服饰最终又回到清装。我不否认有这么一小撮人,但他们显然没有能量去决定市场的主流。
我认为还是忠国的社会心态太熟悉蜈蚣排扣和立领了。普通人也说不上来什么是汉服,只知道宽袍大袖就是汉服,所以大多数人对应地选择了比甲和竖领。而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交领很容易被老一辈人认成和服,忠国人对日本的心态也会让人有意无意地避开交领。
日本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因此和服也较早地完成了审美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人的审美是趋同的,更不用说同为礼乐文明的中日了。而汉服和服本身就比较像,因此在忠国完成工业化后、汉服的审美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像和服”之类的声音。这个过程是不能回避的。汉服如果没能让忠国变得“美丽”,那还不如不复兴。所以以后汉服运动可能会分化出一场专门复兴交领的“恢复交领“运动。
如果汉服运动的结果是旗袍马褂伪唐装“借尸还魂,死灰复燃”,那汉服运动就失败了。
东北王淑芬
2015年的时候就吵过这个话题了,现在大家都有共识立领是汉族的元素,明代立领一直流行到清代,你可以否认清汉女装,但是明代立领不应该被污化![[思考]](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sikao-ff9602dd08.png)
巴果丫盖丸扫
嗯,我的本意不是否认明制。我担心的是这个矛盾:穿的确实是明制汉服,但实际上起到的效果是加深清朝服饰的刻板印象。
千白石澜溪
对襟扣固有很多种,汉服对襟扣固跟马褂之类的不一样,西装也是对襟扣固,难道说西装是马褂?马褂的特征是刺眼的一字蜈蚣扣,你发的那张图是金属字母扣,无论外观还是材料等都跟一字蜈蚣扣不一样
巴果丫盖丸扫
嗯,我的本意不是否认明制。我担心的是这个矛盾:穿的确实是明制汉服,但实际上起到的效果是加深清朝服饰的刻板印象。
捡只大猫回家
满遗 精日一起打才对 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巴果丫盖丸扫
②比甲竖领的流行,我认为不是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引起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心理。因此只批判少数人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改变社会心理。我相信即使在劣势下竞争,交领最终依然会胜过“一字排扣”,因为交领就是比较美。这就是我们自信的来源
巴果丫盖丸扫
①精日一定要批判,但我一直都不用“M遗”这个词,因为它扩大了打击对象。恢复汉服本身就有道义制高点,这是优势不要浪。那些喜欢汉服、但不认同我观点的人,他们依然对汉服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朋友。
北林朱雀-
我也觉得…剃发易服,易的就是交领,交领才是基础款和最典型的特征。否则为什么对襟和立领还能一直在清朝存在(虽然也满化了),满清统治者又不傻。看明末遗民的像,衣服还是宽袍大袖,衣襟变成偏襟加了扣子(说到盘扣真的想吐槽,明即使有盘扣也是把缝合的痕迹藏起来,不会像清那种明晃晃一排蜈蚣扣)
汉裁
闭合系统指服饰上扣子系带等部件所在位置,高闭合系统是适合游牧民族的形式,低闭合则是农耕的特色,明代前几个帝王都努力去除胡风,但无法完全扫除游牧民族对汉族服饰的影响,表现之一是扣子大量使用,闭合系统偏高,表现之二是整体轮廓呈A字形。所以,简单粗暴,金属扣子不属于汉服体系
汉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