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惯用的坐姿 你知道千年前的古人坐姿如何吗?
这是
陕西历史博物馆 展出的秦跽坐陶俑,俑高66厘米-80厘米,上唇有胡须,头发向后梳理,在脑后梳成圆髻,纹理清晰,身着交襟长袍。跽坐俑估计是以管理马厩、饲养马匹的人或者是饲养珍禽异兽的人为模特雕塑的陶制俑。出土于秦始皇陵陵园的陪葬坑内。
跽坐是古人的一种坐姿,双腿前曲,膝部着地,臀部坐于双脚上,上身挺直。
古人所说的四种坐姿“坐”、“跪”、“跽”、“箕踞”的区别如下:
坐: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後跟上,谓之“坐”。后来把臀部平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以支持身体称为“坐”。
跪:屈膝,单膝或双膝着地,臀部抬起。
跽: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箕踞: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历史涨知识陕西古代文明 22SXHMWB03 图源
北木空间 的文物摄影作品
陕博小可爱
hello历史 博物馆扫地僧 老猪的碎碎念 陕西韩城旅游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都博物馆 大河文博
陕博小可爱
北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