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鸿烈解》(北宋刻本)...

发布时间 :2022-03-03 07:00:02
《淮南鸿烈解》(北宋刻本)
在《淮南子》现知的古本中,北宋本可谓至精至善之本,受到了清代著名校勘学家黄丕烈(1763-1825)、顾广圻(1766-1835)等人的一致推崇。“北宋本”一名,明确见于清代学者陈奂(1786-1863)所撰的题识。其云:“此北宋本。旧藏吴县黄堯圃百宋一廛,后归同邑汪阎源家。”判定《淮南子》为北宋本,是通过避讳而得到确认的。避讳共六人:避“圣祖名”。玄、弦、眩、炫、朗(缺笔);避“翼祖祧庙”。敬、擏、镜、境(缺笔);避“宣祖祧庙”。殷(缺笔);避“庙讳太祖”。匡、筐(缺笔);避“庙讳真宗”。恒(缺笔);避“庙讳仁宗”。貞、徵(缺笔)。除了避讳字这一依据外,北宋本所具有的部分版本特征与当时学者的描述基本一致,这也可以作为辅证。苏颂(1020-1101)于宋仁宗嘉祐四年至六年(1059-1061),担任集贤院的编定书籍官。在此期间,他校理、编定过《淮南子》,写了一篇名为《校淮南子题序》的序文。序文云:“然今此七本皆有高氏训叙,题卷仍各不同,或于《解经》下云‘许慎记上’……参差不齐,非复昔时之体。”北宋本也有高氏训叙,除卷十、二十一外,卷首皆题“淮南鸿烈解”,其下均有“许慎记上”字样。这一版本特征与苏颂的描述几无差异,可证北宋本的出现与苏颂任职集贤院的时间非常接近。
北宋本是《淮南子》已知古本中最重要的版本之一,刻印于宋仁宗朝(1023-1064),是一种混有许慎注和高诱注的拼合本。两宋时期,流传较广,并开始为藏书家收藏。元明时期,却渐成孤本,被锁于深闺,甚至没有衍生一个与之相关的刻本。清代前中期,其传播迎来活跃期,不但相继为曹寅、黄丕烈、汪士钟等名家收藏,并且产生了三种影钞本流传,尤其是《四部丛刊》本的广泛发行,北宋本才“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学者所广泛利用,体现了应有的学术价值。晚清民国以来,一度活跃的北宋本又跌落冷宫,封藏在杨以增家族的海源阁达七十余年。后杨家迫于生计,不得不典卖这些图书。1929年为日本人购得,转藏大连图书馆,后来被转运至前苏联,收藏在了莫斯科列宁图书馆,即今天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沉寂了近一个世纪。
此《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汉刘安等撰,許慎記上,高誘注,北宋刻本。每半叶十二行,行大二十二字、小二十五字。行中字大者为正文,字小者为注文。由于每半叶行数较多,字体又小,故学者多谓之小字本。前有高诱的“淮南鸿烈解叙”,其末尾直接与第一卷卷首相连,第十卷卷首名题作“淮南鸿烈间诂第十”,第二十一卷卷首名题作“淮南鸿列要略间诂第二十一”,其馀十九卷的卷首名皆题作“淮南鸿烈解卷第几”,二十一卷的卷尾名均题作“淮南鸿烈解卷第几”。收藏印有:“王氏彦昭”、“王氏家藏”、“楝亭曹氏藏书”、“百宋一廛黄丕烈印”、“复翁”、“顾千里经眼记”、“汪士钟印”、“阎源”、“阎源真赏”、“三十五峰园主人”、“宋存书室”、“臣昭和印”、“彦合读书”、“聊城杨氏所藏”各印。每册签题“《淮南子》,许叔重注,北宋本第几册”。每卷第二行题“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慎”字惟卷十八缺笔,当是修补之叶。卷末有清顾广圻跋。

热门评论

海神妈祖97150
海神妈祖97150

好友,早安吉祥,新天快乐![笑哈哈][心][鲜花]

寒塘wh
寒塘wh

先生早上好![鲜花][鲜花][鲜花]

聚笑话
聚笑话

早上好[可爱][可爱][可爱](^-^)V

素素青荷
素素青荷

老友晚上好[中国赞][中国赞]

周展读经典
周展读经典

内容非常精彩!满满的知识点!感谢分享!🙏🙏🙏

于峰先生
于峰先生

给你点赞了

于峰先生
于峰先生

支持你呀

思坊菜AND思坊瑜伽
思坊菜AND思坊瑜伽

涨知识了

思坊菜AND思坊瑜伽
思坊菜AND思坊瑜伽

欣赏佳作

淮安洪福
淮安洪福

[中国赞][中国赞][中国赞]

冰儿素心
冰儿素心

老师好,新天吉祥,万事如意![赞啊][赞啊][赞啊][福气虎][福气虎]🍎🍎☕️☕️

博闻视点
博闻视点

早上好[鲜花][鲜花]~~~~

问君何笑
问君何笑

好多文化

西双版纳检察
西双版纳检察

[作揖][作揖][作揖]

西双版纳检察
西双版纳检察

[话筒][话筒][话筒]

西双版纳检察
西双版纳检察

早上好!

雪鹿宝宝
雪鹿宝宝

早上好,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给你小心心]

爱文学的小馨馨
爱文学的小馨馨

[心]

爱文学的小馨馨
爱文学的小馨馨

经典[给力]

容颜悦
容颜悦

早上好[米奇比心]~~~~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