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年,朱元璋最喜欢最看好的接班...

发布时间 :2022-04-22 18:00:45
1392年,朱元璋最喜欢最看好的接班人太子朱标,因得了风疾,不治病逝,年仅37岁。朱元璋痛不欲生,苍老许多。
太子没了,朱元璋想立刻重新册立太子。他思来想去,几经权衡,是立四儿子燕王朱棣,还是立朱标儿子朱允炆,举棋不定,非常为难。因为这关系到江山社稷安危,朱元璋不得不慎重考虑。
群臣纷纷上折,众口一致地恳请皇帝立朱允炆为皇储,朱元璋还是摇摆不定,下不了决心。
就在这关键之时,铁铉(中军都督府断事)出来了!铁铉是铁杆支持朱允炆册立太子党,他不惜在皇宫外下跪一个月,也要死谏皇帝马上让朱允炆当太子。由于众大臣和铁铉的坚持,尤其是铁铉给朱元璋讲了一个典故,使得朱元璋最后下决心立朱允炆为新太子。
铁铉给朱元璋讲了什么典故,让朱元璋铁了心了呢?这个典故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兄终弟及”的恩恩怨怨的一个故事。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接替了皇位。实际上,赵匡胤有俩儿子,老大赵德昭,26岁;老二赵德芳,18岁。按理,赵匡胤应该可以把皇位传给儿子,但赵光义来了一个“兄终弟及”,继承了皇位。
可问题不是赵光义继承皇位成了宋太宗,问题的关键是赵光义上台后不久,赵光胤的两个儿子莫名其妙的一个自杀,一个病逝。史书记载,赵匡胤大儿子赵德昭死于赵光义上台后的第三年,自杀身亡,是年29岁;二儿子赵德芳,死于赵光义上台后的第五年,暴病身亡,是年23岁。可怜开国皇帝留下的骨肉,相继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狐疑和猜测。
哥哥的两个后代不在了,赵光义就可以坦然自在地坐稳皇位,名正言顺地把将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后代了。
就是这一个典故,迫使朱皇帝终于在册封新太子朱允炆的诏书上盖上了印章。历史 历史云讲堂

热门评论

平凡之路微博
平凡之路微博

真的假的???[汗][汗][汗]

吹起的风的你
吹起的风的你

很简单燕王上台了有他们这帮东宫旧臣好日子过吗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