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女人》REPO❤从形式上来说...

发布时间 :2022-06-19 15:15:53
《特洛伊女人》REPO
❤从形式上来说,与其说它是话剧倒不如说它更像恢宏背景下的散文诗,故事的推动并不那么明显更多是情感的宣泄更贴近于诗剧。
有幸坐台上团蒲观剧,这样的形式让观者更加沉浸和投入,当赫卡柏上台时白色的裙摆于我擦肩,能明显感受到沉重肃穆的氛围于这一角被揭开;我能看清卡珊德拉手上的红色火焰,诡谲神秘在此时仿佛将要吞噬她入烈火焚烧的深渊;安德洛玛刻希望的烛火在我们台上观众眼前一闪而过,最终被弃之于地,是因为丧子毁灭了最后的希望。

❤从内容主题上而论,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追求和平、反对战争观念的传达,比之关于特洛伊战争的其他艺术形式,本剧的特点在于并又没从政治斗争以及英雄主义切入而是聚焦于女性,这也为解读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女性的力量以及“girls help girls”观念的展示,典型的应该是赫卡柏,她是经历最多苦难的人,丧夫、子、孙同时女儿与儿媳也难以善终,但是在苦难的枷锁之下她依旧大声呼喊“活着就有希望”以期劝服两位女性活下去,为我们展示了女性坚韧和互助的精神,在这里不禁要夸夸王娟老师情感有递进的层次而且能够张弛有度,台词很棒几语便将我的感受代入其中很容易共情。
另一个角度可以从神、宗教或者信仰的角度解读,特洛伊之战最根源来自神的纷争,战争中也不乏神迹的影响,最后落于每个微小的个体特别是具有女祭司身份的卡珊德拉身上时,神反而不神,也许这是一种对所信仰的反思对宗教的批判。
还可以从命运、生存与毁灭的角度去思考,因为是发生在恢宏的时代背景之下,命运的齿轮是无法被三个女人给叫停的,悲壮的哀歌奏响时我们无可奈何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埋没,在这充满恐惧和绝望境况下,生存与毁灭的选择在个体身上最终将映射至社会、国家之上。

❤就其他方面来说,影像与表演者交互、互为补充使得整个故事链更加完整也极具巧思特别是坠楼血溅和沙土倾覆而下极具震撼力。场景的布置也很有意味是一片黑色的沙土,既指城毁之后的焦土,又是埋葬战死者的墓地,同时也能引申为此时的三位女人深陷无尽的黑暗之中。妆造上感觉不是太贴合地中海气候和古代特洛伊的打扮,但是素衣白裳倒是符合丧失亲人和国家之后的情况,裙摆上花纹也很韵味。音乐到位适时烘托悲戚氛围也将演员的情感表达更加充沛,或许期间几场可以更改为别的曲子,同一曲用的频率稍高。
特洛伊女人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