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成己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
孔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仁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这个从“欲仁”到“成仁”的过程却是相伴一生的……孔子所论人生的进程,从十五岁“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皆要求仁成己,此乃一生始终之事业。
摘自刘悦笛《儒家哲学的当代价值》
阅读的温度读书儒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