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中国天坑发现史】“天坑”概念源于30年前中国著名岩溶地质学家朱学稳教授与英国学者托尼•奥尔什母(Tony Waltham)合作对四川兴文的“大岩湾、小岩湾”进行的地质考察。而天坑理论体系的建立距今不过20多年。“天坑”(tiankeng)作为喀斯特地区最奇特的负地形地貌,成为继“峰林”(fenglin)、“峰丛”(fengcong)之后的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喀斯特专业术语。
迄今,全球天坑的数量超过300个,数量超过3个的天坑群数量有31处。这些已发现的天坑群中,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最大,它由29个天坑组成,分布于广西四大地下河之一的百朗地下河中游,最大者大石围天坑,天坑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天坑最大深度613米,最小深度378米,天坑容积7450万立方米。
中国天坑 via《森林与人类》2022年第6期杂志 了解更多,请微信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公众号
真实探索税晓洁
土拨鼠的春天2018
真实探索税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