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国产动画的黄金岁月 ●《阿凡提的故事》1980
最初只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发行的一部木偶动画电影,取材于流传已久的维吾尔族民间传奇人物阿凡提,后来导演曲建方又陆续设计了基于人物的系列故事,最终形成十几集的动画系列片。
每集的基本故事线都是聪明善良的小人物阿凡提,捉弄愚蠢坏蛋巴依老爷。影片美术设计采用大线条、块面积的粗犷笔致,并用较强光线和大量暖色调,形成浓郁的西域特色,再加上人物夸张的造型、幽默的对白,塑造了一个“爱管天下不平事,要为穷人出口气”的理想化人物。阿凡提的机智和幽默,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人一琴一驴畅游天下的形象,也在当时的儿童心中,无意间播下自由的种子。
●《三个和尚》1980
一部18分钟的短动画,曾获柏林银熊奖,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的一百大作品之一。“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民间故事家喻户晓,本片在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基础上有一定新编。它首先展示了“没水吃”这一传统结局,随后笔锋一转,让三个和尚在面对灾祸时又团结起来,找到相互协作的出发点和工作方式。
片中金复载的配乐尤被称道,采用即兴配乐的形式,音乐和节奏完美贴合。整部片子的美术风格非常简洁,不用对白,画面三个人物采用饱和度很高的中国画色彩,单线平涂。在场景造型上也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山、水、庙的大全景是很典型的水墨山水风味。
●《九色鹿》1981
由钱家骏、戴铁郎担任导演,潘絜兹任编剧,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过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弄蛇人受到应有报应。
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了我国早期动画人用“笨”功夫制作优良精品的勤谨细致。片长只有短短24分钟,但创作团队在莫高窟里住了23天临摹壁画。那时没相机,全靠手工临摹。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临摹了21幅壁画,积攒了5大本厚厚的素描本。
《九色鹿》除展示佛教故事的因果循环,也渗透了对人性的探讨。结尾九色鹿越飞越高,最后逐渐变成一个小点,然后消失,这一具有悲剧色彩的结局暗示人类的欲望在动物的纯良面前显得那么不值一提。
●《猴子捞月》1981
一部剪纸动画片。导演周克勤针对儿童观赏的心理特点,采用简单、明快、生动的样式格调,让该片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强烈的儿童情趣。
围绕“捞月”所进行的前后情节扩充,也合理有趣:猴子们在捞月之前,先是追月,随后摘月,捞月前特写猴子们期待的眼神,月亮“摔碎”后特写它们掉下眼泪。除去猴子外,动画片也增加了猫头鹰和蟒蛇的形象,被蛇追的部分采用横移镜头,这一细节被认为是全片亮点。
在这部动画中,猴子采用了中国水墨画中“拉毛”的画法。“拉毛”指先将纸浸湿,再画,再将形象沿边缘手撕,所以最终在动画中,猴子身上可见毛发的效果。
●《天书奇谭》1983
一部在当时看来很新鲜的动画长片。它并非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最初是英国的BBC提供了一个剧本,想与上美厂合拍,后经包蕾与王树忱两位编剧的改写,形成《天书奇谭》,算是一部中外合拍项目。所以,在正片中,我们看到《天书奇谭》虽然视觉元素很中国,但它的剧情有西方色彩。看守天书的袁公趁玉帝出行,偷走天书,带到人间。在人间,他施法把一枚天鹅蛋变成一个人形小孩,取名蛋生。袁公将偷来的天书传给蛋生,让他造福人间,随后出来三个狐狸精,围绕天书展开了一场争夺。袁公和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如出一辙,为人类带来知识和光明,自己却遭受天帝的惩罚。《天书奇谭》的内容和画风都相当超前,间接体现了80年代的创作氛围。
●《黑猫警长》1984
一部从动画到周边都风靡全国的经典之作。25年前首次播出后就掀起“黑猫警长旋风”,尽管原动画片只播出了5集,但是这部动画却创造了一个流传多年的国产经典卡通英雄形象。《黑猫警长》最火的那段时间,周边产品一出来,就被抢光,当时几乎各个商铺都在售卖和黑猫警长有关的玩具、文具,且这股风潮持续了好几年。
内容上,这部动画也颇为创新,形式是现在美剧里很流行的探案叙事,用一个个案件来推动情节发展。
●《葫芦兄弟》1986
作为经典的国产动画代表,《葫芦兄弟》是我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创造了经典童年形象葫芦娃和洗耳的主题曲。
13集动画片,由民间神话故事《十兄弟》改编。总导演胡进庆觉得10个角色太多,于是改成了7个,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进行视觉区分,每个葫芦娃赋予一个特异功能。《葫芦兄弟》别具匠心地在故事中融入农村生活习俗,将手绘动画和剪纸动画的优势极大发挥。皮影风格的人物和水墨风格的场景,具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味,片子细腻到每一只小虫子都形态各异。
●《邋遢大王奇遇记》1987
根据连环画改编。主题曲中“小邋遢,真呀真邋遢”几乎那个年代的儿童人人都会唱。这部作品被视为脑洞大开、敢想敢画、剧情魔幻。
动画片场景发生在古墓,出现了很多带有中国风色彩的泥塑。为了追求逼真效果,当年主创们还专门赶赴河南、陕西等地,实地参观了大量古墓,最终形成动画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老鼠王国。
这部动画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超前性。它的画风颇类似近几年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
《邋遢大王奇遇记》创造出一个不太一样的主角,邋遢大王是一个浑身缺点的小男孩,不讲卫生,贪玩,不爱学习,留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和海魂衫。但是,这一主角形象新鲜有趣、贴近儿童,是对以往国产动画中一身正气的主角形象的一次颠覆。
●《舒克和贝塔》1989
这部动画片和郑渊洁一贯的作品主题相似,并不急于塑造儿童文学中脸谱化的人物,舒克和贝塔都是个性鲜明、立体的角色,且都有缺点。舒克聪明睿智,却也犯过开飞机外出游玩导致自家机场被强盗袭击的错误;贝塔性格耿直、粗中有细,但有时也有粗鲁之嫌。
整个故事其实蕴含了老鼠的自我发现之旅。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1995
这是一部比较温暖的动画片,人物塑造虽然较扁平化,但里面的故事,在日常生活的零乱、琐碎中,拍出了色彩,也蕴含了亲子交流的教育意义。有一集,小头爸爸忙于工作,疏忽了与大头儿子的交流。动画片展示从最初爸爸不理解孩子的奇怪行为和想法,大发雷霆,到最后,爸爸进入儿子的内心世界后,发现儿子故事里的怪兽原来是发怒的自己,由此教育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不要用家长的身份压制幼儿。
●《宝莲灯》1999
这部片子似乎是上美厂对于太长沉寂期的一种“争气之作”,投资1200万元,集合了所有精英力量,由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导演常光希执导,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担任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任音乐总监,花费5年时间打造。还请来姜文、陈佩斯、宁静、徐帆等明星担任配音。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国产动画对迪士尼商业制作体系的首次完整学习,不论在人物设计、前期配音、制作技术手段、明星卡司,还是后期的发行、营销模式上,都显现了国产动画与国际制作接轨的决心。
影片有对《大闹天宫》这种传统画风致敬的设计,也不乏极富现代感的趣味细节。最终票房2500万元,拿到了当年位列第三的好成绩,商业上是成功的。《宝莲灯》还贡献了三首传唱不衰的金曲: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刘欢的《天地在我心》和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在当时街知巷闻。
雪已非雪
还有看一次哭一次的《雪孩子》。
Nisa_cici
童年时,中央电视台每天中午新闻播出后就会有一部动画片,好多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超好看![[good]](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h_good-0c51afc69c.png)
卡卡伍
对对,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先打开电视等着看动画片,一看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个字出来心里无比满足。边吃饭边看,那个时候真幸福。
Nisa_cici
回复 卡卡伍:![[可爱]](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keai-9aae643ce8.png)
梁丁丁是痱子小姐
这些都是我的童年啊![[送花花]](https://face.t.sinajs.cn/t4/appstyle/expression/ext/normal/cb/2022_Flowers_org.png)
HYH吴情
每一部都看过![[污]](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wu-374e5572e8.png)
我想我是海2020
童年的回忆
睿恒615
经典永流传![[good]](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others/h_good-0c51afc69c.png)
壮壮要壮壮啊
邋遢大王那个画风真的挺帅的![[苦涩]](https://face.t.sinajs.cn/t4/appstyle/expression/ext/normal/7e/2021_bitter_org.png)
盼君缓缓归
九色鹿真的太漂亮了,我还推荐一下雪孩子,当时看哭了。
mollysue
“间接体现了八十年代的创作氛围”
菁菱02
说到点子上了,电影也是。
尐灬幸运
这些应该多放!
剩饭消灭机
《天书奇谈》——童年阴影
老程头
真的是童年的记忆
Fiona_English_Club
黄金岁月。
彼得大叔的小屋
部部经典
麦芽玛雅
阿凡提,上美你是我的神![[彩虹屁]](https://face.t.sinajs.cn/t4/appstyle/expression/ext/normal/4b/2022_praise_org.png)
星星闪现
经典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