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看到《论中国》对江泽民时期的描述,我于是能从基辛格所代表的美方视角,更全面地了解江爷爷的人格魅力,执政风格。
幼时生活在他的光辉时代,享受着他治下的国之恩泽,快乐无虞地成长,全然不知一切的美好是一代又一代勇敢智慧的他们替我创造的。终于,长到了知晓世事的年纪,我渐渐明白了很多美好并非理所应当,而是经过了前辈们太多的牺牲与斗争,努力与坚持,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而我,也受到了这些高尚灵魂深深的感召,勉励自己:做好手中事,做个热心人,为我爱的这片土地能变得更好!



“江泽民不追求哲学上高人一等。为了拉近关系,他时而面带微笑,时而放声大笑,讲些轶闻趣事,感染谈话对象。他为自己的外语天赋和西方音乐知识感到自豪,时常为此兴高采烈。接见非华人来访者时,为了强调一个论点,他讲话中经常夹杂着英语、俄语甚至罗马尼亚词句,时而不经意间在大量中国古典成语与美国俗语间转换,如It takes two to tango(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场合允许,他可能会放声高歌来调节气氛,或者强调同志之间的友情。”
“他博览群书,受过高等教育,总是试图把谈话对象带入友好的氛围,至少接待外国人是这样。对话时,他的观点很重要,但对方甚至同事的观点也能受到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见过的中国领导人中,江泽民是最没有中央王国气派的人物。”
“对于中国或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来说,这样的不拘礼节简直是史无前例。外界许多人低估了江泽民,误把他的慈爱风范当成不够严肃。事实正好相反。他的友好是用来划定界限的,划定之后,就不能改变。当认为涉及国家重要利益时,他也像其伟大的前辈一样意志坚定。”
江泽民同志同我们永别了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