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卫仲达的因果故事《汇编》...
发布时间 :2022-12-07 05:50:17
宋朝卫仲达的因果故事
《汇编》里面举了一个故事,这段故事在《了凡四训》里头也有。宋朝时候有一个卫仲达,这个人的一段故事传得很广,不但在当时知道的人很多,由于书本上的记载,后世人知道也多。
他当年在翰林院任职,有一天被阎罗王抓去了。这个事情,现在人听起来似乎是神话,很难叫人相信,其实这个事情是真的。我在小时候遇到一桩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家乡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是这个城市是古城,汉朝时候建立的,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小的时候有一个短时间,我们是住在乡下,距离城里有二十五里路。那个时候进城是走路,大概要走两个多小时,所以也不算太远。我住在我外婆家里,我外婆家隔壁,大概是隔两户人家,有一个人生病,病重,病很重就说话。
他说:「城隍要拉他去当差。」人家问他:「当什么差?」「去挑东西。」他说:「为什么要挑东西?」他说城隍老爷要搬家,抓很多人去做挑夫,要抓他。他说:「那怎么办?」他说:「你们可以给我烧纸钱,我去雇人,那我就不要去了。
所以家里人就给他烧纸的马、纸人,烧纸钱烧了很多,以后大概他就雇人,他这个病就好了,回来了。我们那时候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奇怪,城隍爷要搬家。三天之后,城隍庙被军 队占领,军 队就拿城隍庙当营房,里面一些神像都被毁坏掉,才恍然大悟。
你看城隍庙被军 队占领去之后,城隍老爷三天前就搬家,就搬走了,这是我亲眼看见的事实。所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你信不信,你信有,不信还是有。现在人不读圣贤书,不相信忠实的劝导。
我亲眼看到的事情很多,所以我对于古人记载的这些典籍,我都深信不疑。神话这些小说,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这一类的,绝大多数是事实,不是凭空捏造的,不是寓言。
卫仲达被阎罗王抓去,抓去之后判官就调查他一生所造的善恶。结果他造那个恶的那些案件堆积如山,一大堆,善的只有一卷;换句话说,他一生造的善只有一桩事情。他看了这个情形之后,他就对判官讲,他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我造的恶哪有这么多?」
判官就告诉他:「这些事的造作是你起心动念,你起一个恶念,阴曹地府里头就有一个档案存在那里,并不等待你造,你造作你的罪就更重、更深,起一个恶念那你就留了一个档案。」
他就问:「我那一个善的念头是什么?」在这之前善恶做比较,恶念那么多,阎王就很生气,就非常生气。阎王说:「拿秤来秤一秤。」天平上一秤,他那么多的过失反而轻,这一卷善事反而重,阎罗王就欢喜了。
他就问阎王,他说:「我那一件善事到底是什么善事?」他说,在那个时候皇帝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可以不必做的,劳民伤财。他上了一个奏折劝皇帝不要做,他是真心上这个奏折。他说:「皇帝没有听。」「皇帝如果听了,你的福报就大了;没听,是你真心,你有这个念头,这一件善事把你许多的恶事都压下去了。」
这个公案很值得我们反省。阎王告诉他,他说因为你造的恶太多,你的前程有了障碍,本来命中他做宰相的,拜相的,他说拜相你已经没有分了。后来他的官做到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主管民 政的部 长,一般讲内 政部 长,做到这个地位,这是降了一级。
所以善恶的造作,我们常讲三业,我们从早到晚,身语意都在造业,身体的动作、口里面的言语、心里头的念头,与十善相应的是善,与十善相违背的就是恶。
~净公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