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健康公开课

发布时间 :2022-12-25 17:25:31
膳叔涨健食 要说小孩子最爱的调味酱料,我想应该非番茄酱莫属了。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洋快餐的流行,不管是薯条还是汉堡,对小朋友来说,不蘸一下番茄酱再吃,都是没有灵魂的。

其实蘸薯条的那个调味料,更严谨的叫法应该是番茄沙司,而不是番茄酱。番茄酱严格意义上指代的是不添加配料,直接由番茄打碎浓缩而来的酱,一般用作食品加工原料,或者西餐厅的厨房调料,国内家庭厨房用的比较少能。不过,番茄酱广义上也可以指代大部分番茄制成的酱料,比如番茄沙司在很多人看来就叫番茄酱。

番茄沙司,一般指加盐、糖以及食品添加剂调味后的番茄酱,调味后口感没有那么酸,吃起来酸甜开胃,比单纯的番茄酱更加美味顺滑。所以番茄沙司成了很多家庭厨房里和餐桌上最常用的调味料,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不过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那些添加剂满满的番茄沙司也逐渐被冷落。而一些与时俱进的厂家,也研发了很多既能提升口感,又能少放或不放添加剂的配方。这些都让小朋友有了更多健康的选择。

给孩子或者自己家庭挑选番茄沙司,首先要看配料表里番茄酱的排序,国家食品法规要求预包装食品配料表里配料的名称,必须是根据配料添加量的多少,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一款好的番茄沙司,配料表第一位必须是番茄酱。

那为什么很多番茄沙司,配料表第一位都是水,第二位才是番茄酱呢?这样做大概率是为了节约成本,你想想番茄酱贵,还是水贵?这番茄沙司又不是在撒哈拉沙漠生产的。那为什么加那么多水还能这么稠呢?这就轮到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增稠剂出场了。

番茄沙司里常见的“增稠剂”有乙酰化双淀粉已二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黄原胶等,它们可以把加了很多水,本来应该是很稀的廉价番茄沙司变得更浓郁更粘稠。同时厂家还会添加“人工色素”让廉价番茄沙司的颜色变得更红润;添加“人工香精”来提升风味果香;添加“酸度调节剂”和“甜味剂”来调节口感;以及添加“防腐剂”来延长开封后的保质期。

所以我们除了要排除配料表里“番茄酱”没有排在第一位的番茄沙司,我们还要尽可能排除掉配料表里有如下添加剂的番茄沙司。比如:
增稠剂:乙酰化双淀粉已二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黄原胶等。
人工色素:诱惑红、日落黄等;
酸度调节剂:柠檬酸、冰乙酸等;
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果葡糖浆等;
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
人工香精:一般直接标注人工香精。

当然,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标准使用进行生产是相当安全的,但因为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配方更天然的番茄沙司,就没有必要去选择这些添加剂满满的廉价产品。尤其是给孩子吃的,零添加更放心。

除了看配料表,我们还要留意营养成分表里的钠含量,一般给小朋友吃,我们推荐选择钠含量较低的番茄沙司。如果是钠含量较高的番茄沙司,我们在使用它时,一定记得减少盐和其它高钠调味料的使用量。

作为有十几年营养科普与食品测评经验的资深营养师,我今天通过解读食品标签,帮大家对比了八款常见的番茄沙司,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挑选出更健康更心仪的产品。干货比较多,记得多看几遍哈。膳叔的懒人轻食研究所科技与狠活微博健康公开课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