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开课 【国家第一批禁出文物:唐代景云铜钟】
唐睿宗景云二年,也就是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以为吉兆,遂下令铸钟以志,李旦下旨铸的这口钟便是“景云钟”。
“景云钟”铸成之初是被悬挂在刚落成不久的唐景龙观“行三重楼以凭观”的钟楼上的,正因如此,这口钟便被称作“景云钟”或者“景龙观钟”。
景云钟高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165厘米,重达6吨,用铜锡合金铸成,铸造时分为5段,一共26块铸模,钟体上的铸模痕迹清晰可见。
景云钟的形状是上锐下侈,口不为六角弧形,钟身上有可以用来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32枚,经敲击在会后,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
景云钟身周围铸有纹饰,自上而下分为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一共18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4朵祥云图案,整体显得生动别致。
在景云钟身正面有一段骈体的铭文,一共有292字,分为18行,每行17字,空格14字,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
这段铭文是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且书写,主要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
正因为,这段铭文是由李旦亲自书写,其上的文字属于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所以,这段铭文一直以来都受到书法史研究者的珍视。
景云钟为现今存世唯一的一件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宏亮,音质优美,充分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正因如此,景云钟也被誉为了“天下第一名钟”。
历史云讲堂顶级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