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显微学先驱、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逝世,9...

发布时间 :2023-02-24 10:00:04
【生物电子显微学先驱、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逝世,93岁|讣闻】( 文 | 财新 徐路易 )2023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翟中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的实验模式,首次直观地显示了重建核的核骨架体系,这些成果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

翟中和首次研制成鸭瘟细胞疫苗,在动物病毒复制与细胞结构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主要进行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他主编的《细胞生物学》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已发行50余万册。

翟中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召集人、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组织联盟副主席、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和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大会组委与顾问。

1991年,翟中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翟中和1930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50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51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据翟中和的学生回忆,翟中和晚年仍记得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在他们出发前说:“现在国家还很穷,打仗、打天下是我们老一辈的责任,你们的责任就是建设祖国,所以在苏联学习要尽量考5分。”

1956年,翟中和以优异成绩在列宁格勒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大学做助教工作。1959年,他再次被派往苏联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修,主攻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生物电子显微学。当时,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超微结构是很先进的技术,翟中和学成回到北京大学,在中国细胞超微结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为节选 )
生物电子显微学先驱、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逝世,93岁|讣闻

热门评论

argo
argo

转发微博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