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陆寿麟去世,83岁...

发布时间 :2023-02-26 10:00:01
【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陆寿麟去世,83岁|讣闻】( 文 | 财新 孙良滋 )2023年2月12日,文物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原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原理事长陆寿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陆寿麟1940年出生,江苏苏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他曾回忆,自己进入文物保护行业是很偶然的。上世纪50年代末,国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文化部就想把科技保护工作列入其中,且涉及了文物保护和建筑保护等领域;但当时的文保没有科技保护的队伍,也没有相关专业教育,国家文物局的陈滋德等人为培养人才做了很大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1962年,陆寿麟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由考古、物理和化学教授的联合授课,毕业后便到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工作。他自述,研究所的工作让他很快乐,年轻人的探索也得到领导鼓励;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时期,每个人手上的工作得以坚持下来。

陆寿麟参加的第一项大型文物保护工程,是修复龙门石窟。1971 年,龙门石窟有掉落现场,存在崩塌危险,国务院从“五七干校”抽调了陆寿麟等人勘察造像损毁状况。期间,他和团队研究改性环氧树脂类灌浆材料加固技术,并成功应用于1972年至1974年实施的卢舍那大佛等造像开裂病害的加固保护中,为龙门石窟此后的加固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撑,也为环氧树脂类灌浆加固材料在全国石窟寺加固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1978年,龙门石窟岩体灌浆加固材料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陆寿麟还曾先后参与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重庆大足石刻、齐云山摩崖石刻和故宫博物院中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他在古代玻璃器、壁画、青铜器、纸质文物、金器、陶瓷器的保护中均有建树,先后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本文为节选 )
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陆寿麟去世,83岁|讣闻

热门评论

argo
argo

转发微博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