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的蒲菜
时下四月,有一种少见的鲜物开始登上好吃佬的餐桌,尤其是长江流域多见。那就是北方人所说的蒲菜,一种野菜,此物在长江流域又叫篙菜、篙儿菜。清人段朝瑞《春蔬》诗:“春蔬那及吴郡好,入馔蒲芽不论斤。”因形似茭白之嫩苗,常被人误认为是茭白苗。谬也。
蒲菜,最好的做法是跟黄骨鱼一起炖煮,鱼汤浓白,蒲菜细嫩,鲜上加鲜。黄骨鱼,又叫做黄颡鱼、黄裳鱼,因形体发黄,似乎“黄袍加身”,故有此名。
在北方,比如山东,蒲菜可做奶汤蒲菜,号称“汤菜之冠”。老舍先生在《大明湖之春》中写道,“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
话说回来,山东其实是跟江南风土气候最接近的北方省份,处于暖温带,湖泊众多,莲藕生的好,其他野菜也跟长江流域有共通之处。
蒲菜,作为春日的那一口鲜,在古代即被诗人所赞美。在陕西做官的淮安人顾达曾于病中写道,“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这是在想念家乡了。古人常以美食来表达情绪,最有名的是张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西晋八王之乱,张翰以想念吴中菰菜羹、鲈鱼脍之名头,想挂冠林下,不过是借此躲避兵荒马乱罢了。
大概是因为此物之珍贵,且季节性极强,穷人很少吃到这玩意,多半奉献于地主达官贵人,所以很多人讲“地主家的蒲菜”。
所以,前几天我们在元银甲中南店小聚,除了他家的招牌甲鱼三宝和甲鱼包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道篙菜,只是当日没有黄骨鱼,只好做了一道篙菜炒腊肉,解了解馋。而我的朋友们则受到了尊贵的待遇,毕竟是“地主家的蒲菜”嘛!(舒怀)
春日第一口野菜头号博主说 武汉·武汉市第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