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4月19日发表题为《这会是“印度世纪”吗?四个关键问题亟待回答》的评论,对印能否妥善利用自身巨大优势改变全球格局,提出可能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
一是印能否利用其规模优势?印人口没有急剧下降的风险,但不同地区人口结构却差异极大。超大人口规模让全球对“印度世纪”充满希望,但近 15 亿人的物质需求也使印度环境严重承压。
二是印能否收获“人口红利”?印劳动力年轻且规模不断壮大,超三分之二人口年龄在15岁到59岁之间,老人小孩与青壮年之比极小。然而,人口增长同时就业岗位数量却陷入停滞,这使印社会严重不平等,增加社会动荡风险。
三是印能否让更多女性获得正式工作?印女性外出工作比例过低严重阻碍其经济增长。改善生育、提高教育、改变社会态度、确保妇女安全等可帮助提高妇女劳动生产率。
四是印度能否规划走向繁荣之路?阻碍印度走上“中国式跨越式发展”的阻碍当前仍然存在,包括治理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足、基础教育和卫生支出不足、用工征地法律问题等。莫迪倡导的“印度制造”计划,虽然已推出八年,但却进展缓慢,目前服务业仍是印度最亮眼的增长支柱。未来,印度是否有可能开辟一条不同于中国的繁荣道路?
人口印度将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鸿儒计划
love-美好
难道一定要超中国人口才能有人口红利吗?5亿,10亿人口就没有人口红利了?中国80年代也才10亿人口。就那时候还在喊谁来养活中国人。
哔王之王
_无归期_
就是暗示印度潜力大而已,实际上印度又不是第一天有这个条件
李子暘Lee
22世纪有可能是“印度世纪”。他的竞争对手是非洲。
北望沈阳又见春天
印度的政治体系,巨大人口,都不是今天才有的,远早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这些条件,西方资本并没有选择印度,或者选择了但远没有中国市场的优势。现在旧话重提,主要是地缘政治考量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提高的结果,也是无奈之举。
梅_子_溪
是的。
童子湾
新增的人口得不到好的发展把印度拆了
液态镁26
中国的人口规模都是负担,带来环境就业能源粮食等等问题。阿三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都比中国小很多,治理水平又差,搞那么多人恐怕要掉坑里了。
海内无知己天涯只一人
印度是发达国家记得美国总统亲口说的![[笑而不语]](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heiheihei-5170f2f55c.png)
米兰旁边的火山
不可小觑,但是阿三考不到90分,最多60分。
峻赫老爹
只要印度坚持让西方指导他们,我相信印度一定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血海教主日月新天
地球现有资源能容纳两个14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吗,很难,所以,若中国率先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则印度未来希望渺茫。除非未来科技突破,资源丰富到能让地球上绝大部分人口都过上高品质生活。
兰亭翰墨千古韵6
简单地存活没问题,即使再多一倍都没问题
爱睡的我喜欢太阳
下个世纪能和非洲竞争就算他赢
台蛙呱呱呱
越了解印度越佩服教员的伟大,简直是中国的一个反光镜。当国家基础不牢,沙堆上建房而已。
孤臣万里客
以后第二名之争:印度vs美国
一直屏蔽用户
就问印度人会不会老?整天谈的人口红利会不会变成未富先老?
决胜时刻-king
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率了![[笑哈哈]](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lxh/lxh_xiaohaha-56dbc288a5.png)
juelv
人均寿命较低,活不到老年
大楼里的胖子
美帝又在灌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