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家医疗器械流通商创业板IPO暂缓审议

发布时间 :2023-06-16 18:15:00
医药投融资 医疗器械 【今天,一家医疗器械流通商创业板IPO暂缓审议】

6月1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4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创业板IPO暂缓审议。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上市委会议现场对问询诺康达医药主要问询了三方面的问题:
1.板块定位问题。
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发行人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发行人无专利权,核心技术为信息管 理系统,“致新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软件”与“医院手术室 耗材管理软件”系委托第三方开发。报告期内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6.12%、7.02%、7.71%,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请发行人:
(1)说明发行人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先进性,以及区别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体现;
(2)说明发行人是否符合创业板板块定位,是否具有“三创四新” 特征。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2.研发费用问题。
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 270.35 万元、479.15 万元、1362.10 万元。2020 年、2021 年发行人研发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2022 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主要为新增“信息化系统升级”募投 项目 829.18 万元,其中委外研发费用 552.50 万元。
请发行人:
(1)说明 2022 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合理性;
(2)结合发行人现有业务和核心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说明 2022 年新增“信息化系统升级”募投项目并进行委外研发的必要性,是否存在突击确认研发费用的情形;
(3)说明研发费用的归集与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3.收入确认问题。
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发行人直销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81.77%、75.05%、 65.71%,其中寄售式直销业务占直销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9.60%、81.32%、78.28%。发行人寄售式直销业务采用总额 法确认收入且期末无存货。

请发行人:
(1)说明发行人对寄售式直销业务下的存货是否具有控制权;
(2)说明寄售式直销业务期末无存货的原因与合理性;
(3)结合业务模式、合同约定、存货管理责任等情况,说明寄售式直销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的依据及 合理性,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根据其招股书,报告期内,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建发致新的营业收入约为 69.41 亿元、85.42 亿元、100.24 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3.08%和 17.35%;净利润分别为 2.40 亿元、1.68 亿元和 1.76 亿元,2020 年同比下降 29.96%,2021 年同比上升 4.88%。

具体而言,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

建发致新此次在创业板IPO原本预计融资约4.8亿元,拟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其招股书强调,建发致新所在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如在“两票制”政策的趋势背景下,流通环节将被压缩,传统的多级分销模式将被取代;另外还有财务风险,如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等。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