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开课超话历史是一本书 读书(60)北京庙宇的俗称(二)
下文接上集,附上集链接:
网页链接。文中提到的东黄寺、崇元观、弘善寺现已无存。东、西黄寺是清初为团结蒙藏贵族而建,称“双黄寺”,在北京非常有名,有句老话儿“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可以说明其特点。文后附图,图1-3为我拍的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图4-6为东黄寺老照片。
另外,说句笑话。后来发明“老公”一词的人的确有才,可如果知道点儿崇元观的历史,也许现在的已婚男士们就不会一声声地被这样称呼了。
“二、因历史人物而得俗名的庙宇:
1. 东黄寺 - 位于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今北中轴路西侧。清顺治八年(1651 年)创建,本名普净禅林。因顺治九年(1652 年)初,西藏黄教领袖五世DL来京晋觐,奉御旨居此,达两年之久,故附近的人们都俗称为“DL庙”。
2. 昭庙 - 全称为宗镜大昭之庙,位于海淀区香山公园(清静宜园)北门内,见心斋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年,乾隆七十帝寿辰,西藏政教领袖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前来祝寿,居住在西黄寺。清政府以礼相待,仿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形式,在风景秀丽的香山脚下创建大昭庙,作为班禅在京的郊野别墅,故俗称为“班禅行宫”。
3. 崇元观 - 位于西城区新街口北侧,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 年),明末太监曹化淳捐资大建。因旧时俗称太监为“老公”,故人们称此观为“曹老公观”;又因曹化淳职掌大权,手段毒辣,残暴猛于虎,所以又被人们称之为“曹老虎观”。
4. 碧云寺 - 位于海淀区香山脚下,元代古刹,耶律楚材后裔阿勒弥舍宅创建,称碧云庵。明正德年间,御马监太监于经出资扩建,改庵为寺,并在寺后营建墓地,作为死后葬身之所。故时人俗称此寺为“于公寺”。
5. 弘善寺 - 位于朝阳区左安门外魏村社,明正德年间,一韦姓
大监出资兴建,故俗称为“韦公寺”;因该寺系他在郊外休憩的别墅,又俗称为“韦氏别业”、“韦公庄”;又因寺院环境清幽,园林气息浓郁,亭榭点缀其间,所以又俗称“韦氏园”。
6. 显应寺 - 位于京西石景山区西黄村,明天顺初年创建。据传,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贵族也先发兵南下攻明,危逼北京,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挟持下,冒然率军亲征。行至德胜门外,有陕西尼姑吕氏,拦驾谏阻,言此行大不利,交战必败,望英宗罢兵。英宗大怒,责打吕尼,并赐其死。吕尼见状,遂趺坐而化。后果不其然,“土木堡之役”明军惨败,英宗被俘。后虽被放回,但皇位已丢,贬居小南城(今东城区南河沿大街南口路西普胜寺即其址),过着被软禁的生话。
英宗复辟后,为感念吕尼诤谏护持之恩,降旨诏封为御妹皇姑,于其殉道处修建寺供奉,赐名“顺天保明寺”,清代改称显应寺。因吕尼被封为皇姑,故当地人们俗称为“皇姑寺”。
7. 慈隆寺 - 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兴胡同内,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御马监太监高勋、张进等人出资创建,赐额慈隆寺。因为是太监高勋所建,故附近居民俗称“高公庵”。”
(未完待续)
附“读书”栏目的目录链接:
网页链接附本人微博总目录:
网页链接
蔡福顺微博
转发
急雨松风
古代文化常识
急雨松风
子牙去整点薯条
西黄寺预约还挺难的
急雨松风
我的照片是6年前拍的,那时随便进。
四处流窜骨架龙
现在只有西黄寺,旁边有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然后左右都是军队大院。
急雨松风
歪瑞古德不容易
好文
急雨松风
宁馥郁
西黄村这个寺现在没有了吧
急雨松风
还有遗存
急雨松风
本文上传不易,编辑了几次才成功,打扰大家了
!文中“五世DL”、“DL庙”分别是“五世达赖”、“达赖庙”。
急雨松风
书香可人
转发微博
未完待续44154
小小鱼乐乐悠66
DerrickIr
西黄寺有点难去![[允悲]](https://h5.sinaimg.cn/m/emoticon/icon/default/d_yunbei-a14a649db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