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有书真好啊》...
发布时间 :2023-07-20 22:45:19
今天刚看完《有书真好啊》,就是宫崎骏老爷爷写的那本,读完除了收获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书目,还收获了这位动画大师对于读书的一些真知灼见。比如他在书中有说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活下去并不需要很多东西,但我希望能有书。”
在他们那个时代,一个有修养的人,有些书是必须读的,比如柏拉图的《对话录》,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有些书也是会让他感到读起来很辛苦的,比如康德、黑格尔,还有萨特。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之前刷完的《外国文学史》,真的是,有些文学内容会让人感到不适,比如萨特、劳伦斯还有好几个吧,记不住名字,总的来说,虽然现在已经有些忘记他们的主要作品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了,但是那种看到后的感受会依旧留存,后来总结,文学的坑子怎么这么深,有些文学著作是带点毒性的,直击人的精神世界,有点吓人。
今天看到宫崎骏老爷爷书中写的,自己对于一些文学著作拜读的经历和感受,发现原来他对于萨特会犯困,《资本论》也是没读完的,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的时候,感到自己像被解剖了一样,简直连呼吸都困难。觉得人怎么能读这么残酷的文字呢?是啊,本来生活就很不容易了,怎么能读那么残酷的文字啊。于是乎,儿童文学便成了他的主攻范畴,除了儿童文学,比如,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技术史、考古学、古代史之谜都是他喜欢的类型。他认为儿童文学是“可以重建生活的文学”,童书的最大特点是让人感到“人生可以再来”。即使生活不顺,也能将其跨越,从头来过。即使身陷贫困,通过你的努力,未来也能在你眼前展开,也能出现帮助你的人。对人类的存在进行严厉批评的文学,告诉人们“没办法,人类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而儿童文学是要告诉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是太好了”。
除了儿童文学,宫崎骏老爷爷在谈到读书的意义的时候,说到,不要抱着“读书会让人的思想变得深刻”这样的想法。因为并不是只要读书,就会变得优秀。读书,并不是一件做了就会有什么效果的事情。和这些相比,更重要的是小时候遇到对自己来说“对,就是它”的这样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真正深入其中的世界时,虽然只看到翻译过来的文字,却能指出“这个翻译很奇怪”。书是很有意思的。在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我想到了《克拉拉与太阳》,是最近看到的超级喜欢的书,目前在读第二遍,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读的如此细致,我会去思考书里的人物性格、心理;会想象自己是克拉拉,待在柜台里,静静的观察这个世界;待在麦克贝恩先生的谷仓,跟太阳做下约定。
另外,在宫崎骏谈到自己父亲的时候,提到,父亲跟《青春之梦今何在》影片中的青年主人公一模一样,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讨厌权威的颓废主义,就完全一副昭和摩登公子哥儿的形象。对于虚无主义他提到两种:深层的虚无主义发自对生命根源的叩问,浅薄的虚无主义则是对懒惰的一种托词。要克服在自己内部萌芽的浅薄的虚无主义。
好了,这就是这本书让我觉得有些收获的部分,可能还有些内容也比较深刻,但是由于读的时候开了小差,漏掉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