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帮助”孩子做事情。周二门诊的时候,有一个做完多指手术的孩子过来复查,我拿了几个玩具让孩子玩,孩子可能习惯用没做手术的手拿东西,所以玩具一放到桌子上,孩子就用“好”手去拿,结果家长马上就把玩具拿走了,然后把玩具塞到孩子做了手术的手里。
这个孩子比较乖,对于家长的“帮助”没有任何反应。但有的孩子比较犟,面对家长的“帮助”,孩子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后面不论怎么劝怎么哄,孩子就是不肯配合。而且这样的孩子还不少。
不论是乖孩子还是牛脾气的孩子,我都不建议家长去过度“帮助”孩子,因为对于做了手术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把东西给孩子之后,注意看孩子怎么在用手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总是打断孩子,更不要很强硬地教孩子做事情。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自然会找我们。如果他不需要帮助,先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由发挥。需要引导的时候,我们再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引导。
微博健康公开课手足畸形
请叫我_阿崽
是的,我和一个托班老师就是这么觉得的,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怎么“正确去玩”,一起上亲子课手工课的时候发现了,有些孩子要自己玩,他姥姥帮忙他就哭不让,但是他姥姥一直要帮忙,觉得他玩得不对。。一直要教他做成老师那个示范的样子。(大小均一的球是成年人下意识的行为,孩子不会控制那么精细)
皓诚宝贝
孩子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是帮孩子忙的人,而不是替孩子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