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阅·梦萦千年

发布时间 :2023-08-05 11:20:00
麟阅·梦萦千年

叮~您有一条微博已送达,请注意查收✨

[五弦琵琶]

中国古代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

中国五弦琵琶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中国广大中原地区,并向东传播到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五弦琵琶的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

曲项、半长梨形音箱是五弦的最早形制,龟盘至山口处逐渐缩小、呈切开的长梨形,多见于敦煌早期壁画中,琴身横置演奏,琴头朝向左下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将龟盘挟抱于右肩处持拨弹奏。

在莫高窟唐代壁画中,音箱呈半圆梨形的五弦较为多见,琴颈细长呈棒状,面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弯月形出音孔,这是经过中原乐工改革的五弦。

莫高窟220窟的扁梅花形音箱的五弦琵琶较为独特,音箱似花瓣,琴颈细而长,琴头向后弯曲,它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乐器互相借鉴、融合的见证。

音箱扁圆形的五弦,有如阮咸,但琴背用整木挖制,面板中央绘有长方形的图案。

五弦琵琶的构造与四弦琵琶大致相同,共鸣箱多呈半梨形,面板上设有十个品位,琴轸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

琴弦使用丝弦,两条外弦使用子弦(定弦也相同))向内依次为中弦、老弦和缠弦。五弦琵琶盛行于隋唐。

唐代的五弦琵琶制作非常考究,在面板上还粘有皮革或玳瑁薄片,其上还镶嵌或绘有各种纹饰或图案。

五弦琵琶只流行到唐代,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曾制成一面五弦琵琶,三个琴轸置于琴头右侧,两个在左侧,改子弦同音为加添一条低音弦。

由于战乱及其它原因,这张五弦琵琶已失散无存。

考古文博 考古文博每日谈 尘土之下

热门评论

好在我还是滚烫的
好在我还是滚烫的

愿平安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