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仍在,财政更应发力过去一周...

发布时间 :2023-08-12 12:09:29
疫情冲击仍在,财政更应发力

过去一周,在一系列的坏消息中,也有一些好消息,包括文旅部扩大出境团队游,以及中美航班加开。疫情三年,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不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包括对外人员交往隔绝,进而观念交流不充分的软性影响。

在相当的意义上,该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也就是如何看待三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看对了,才能找到应对的药方,看错了,则可能南辕北辙。

今年放开疫情封控,的确构成边际上的经济回升动力。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三年疫情,对于居民和企业信心的冲击,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带来的缩表效应。目前看起来,前者的边际拉动效用,抵不过后者。

所以当下需要有一个主体大力站出来,主动扩表,来提振经济整体的信心。而这个主体,非政府莫属。并且由于中国的基建已经没有足够的扩张空间,政府财政扩张的方向,只能是两个,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扶持和刺激居民消费,二是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通过置换降低隐债成本,减少无效的利息支出。

遗憾的是,总感觉这个分析思路不被认同,也不知道是卡在了哪个环节。

热门评论

滑雪的江鱼儿
滑雪的江鱼儿

今年这种经济形势,税收还明显增长,辛苦收上来的钱,怎么舍得再返给居民?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这点难。基建存在路径依赖,手握绝对权力的,相信人定胜天,只要敢想,大工程多的是。天量地方债是个大问题。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大工程越多,未来债务越多

筱高婷的铁杆粉儿
筱高婷的铁杆粉儿

人定胜天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尊重科学,不相信市场规律,这是很多问题的最大根源。

路上1997
路上1997

其实主要是因为制度约束还没有,置换地方债之后,怎么保证地方后面不再乱花钱,怎么抑制里面的严重腐败?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不就是坏孩子反而有奖励,老实人吃亏吗?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这的确是非标关键的问题。但和置换之间也没有那么矛盾。地方隐债审计已经进行过三轮,有很多债务是被认可的,这部分可以先置换。而权责问题,应该加大力度区分,很多时候还是不舍得权力,但又不想承担责任。

无飞跃
无飞跃

救助房企也存在这个问题,救有道德风险,不救可能有经济危机,恒大暴雷后社会影响巨大,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碧桂园。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发放现金补贴,大规模消费券,减免学生贷款,提高社保、失业、医疗保险金中政府部分,都可以// 井九不是景阳:请问博主,对于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你有什么高见?毕竟大家都明白,只有增加收入才能促进消费,关键如何增加收入?财政政策都有哪些可执行的措施呢?愿闻其详

楹1031
楹1031

消费券设计好多条件,不好使

围的博的称呼
围的博的称呼

发放现金补贴,吹个通胀,也能扭转CPI走势,增加通胀的焦虑感,进而可以让有钱的人买房子保值。[二哈][二哈][二哈][二哈] 但是就怕钱发下去了,大家拿钱还房贷了,还是不消费。 消费券的话,会不会被商家拉高价格再卖给我们?结果消费券发了一个寂寞。(不消费可以立省100%)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这个想法是特别错误甚至是危险的。要面对惊涛骇浪,先得把身体养好吧,病殃殃的,别说惊涛骇浪,一个小浪就被打趴下了。// vbvcvj2020:可能是想留足后手以面对惊涛骇浪。[黑线]

raindow冰河
raindow冰河

对面明年大选 等吧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补贴自己的百姓,跟别人大选有什么关系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所谓的不养闲人的说法简直是对勤劳的中华民族的侮辱,日本、中国台湾的最低工资,社会保障是中国大陆的几倍,台湾全民健保,但两地的劳动参与率总体稳定,没有说就不工作了。两地疫情期间都有补贴,目前失业率都在历史最低点// Thomas_HOO:不养闲人[摊手]

猫脚不着地
猫脚不着地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单纯不想吧。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最近用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特殊再融资债开始加速发行,普遍预期总规模会在1.5万亿元左右。另外前几天还传出要进一步考虑发行几千亿甚至是1万亿左右特别建设国债的消息。一直“疲软”的财政终于要开始积极起来了,方向肯定是对的,不过我还是建议应更多用于支持居民和消费而非投资。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蔡昉老师的分析和建议: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需要动用所有合理、合法、合规也符合经济规律的渠道,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蔡昉:促进消费回归应为最紧迫政策目标

Allenliu-阿伦
Allenliu-阿伦

看不出来政策有往这方面转的迹象。市场越来越悲观没有信心了,开始烦躁了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8月以来持续呼吁财政发力,今天1万亿国债获批终于兑现(其实再融资债也万亿以上了)!遗憾的是投向仍然是基建为主,防灾能力当然十分重要,但居民的消费和收入能力也是亟待增援。多管齐下,叠加库存周期,继续看好年内经济进一步筑底回升。(事关万亿支出,冒个泡,继续休博写文章了)

8月以来持续呼吁财政发力,今天1万亿国债获批终于兑现(其实再融资债也万亿以上了)!遗憾的是投向仍然是...
微彰琦谈
微彰琦谈

夏春博士的分析和建议,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救助夏春:CPI走向通缩的背后,居民“超额储蓄”为何难转化为消费?

vbvcvj2020
vbvcvj2020

可能是想留足后手以面对惊涛骇浪。[黑线]

二级市场吃烧鹅冠军
二级市场吃烧鹅冠军

回复 Jason48031:都什么认知能觉得没有惊涛骇浪,笑死

青城山中鸟1
青城山中鸟1

7月份以来利空不断:1二季度GDP低于市场预期;2七月份地产销售数据同比下降较大;3彭博报道外商对华投资指标跌至25年最低;4七月进出数据比较差;5拜登签署了对华投资审查行政令;6周五盘后社融数据比较差。还有什么利空?

wong_xxxx
wong_xxxx

你以为这是最坏的利空,但可能这是最好的利空,后面还有更大的[666]

青城山中鸟1
青城山中鸟1

最坏的时候来了没有?

wangtaobnubnu001
wangtaobnubnu001

其实央行发低利率psl给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存量房贷整体降息100个基点效果最好。 在财政上看起来没成本,又可以让货币政策直达受损的居民部门。

wangtaobnubnu001
wangtaobnubnu001

可以测算一版,然后取消所有存量房贷浮动加点,将固定利率房贷降到5年的利率上来。

羽凌天
羽凌天

一栋房子地基出了问题,解决方法居然是花钱装修。

十二个月龄
十二个月龄

居民个体经济利益与宏大的主体,两者之间总是被认为是博弈关系

扯西9号-GPT
扯西9号-GPT

最后一句点题了,这是关键,和以前不一样了,把逻辑梳理下吧

id老是被注册
id老是被注册

票房不是新高吗[疑问]仔细一看,原来用的22年的数据

自身很硬的铁匠
自身很硬的铁匠

您说的太对了。牛!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