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故里庆丰收,板枣之乡促振兴】
丰收的颜色都在我碗里 感受中国农耕文化深厚的底蕴、体验晋南大地丰收带来的喜悦、领略山西运城稷山县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采, 2023·后稷农耕文化节将山西省稷山县拉开帷幕。
作为文化节重头戏,在贡枣园隆重举行了秋分稷山板枣开杆仪式。随着富有仪式感的鼓号响起,古装仪仗队护送“杆王”从豳风门进入人们视线。在传统的仪式中,“立竿见影”环节独具匠心,借助古代圭表测影确定节气的原理,突出秋分的节气概念;敬献五谷、敬诵祝文、等环节,表达了对先人的纪念、对大自然的尊重、对收获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板枣是稷山的标志。每到仲秋,稷山县城周围就是一片“秋风染天地,红霞挂枝头”的景象。稷山枣历史悠久,名博天下。史书记载,其起于汉代,三国曹魏时已名声大振,被魏文帝曹丕指定为“御枣”,元朝时又被列为贡枣。明代稷山板枣作为贡品形成定制。板枣园里的“贡枣园”即是明代稷山王指定的贡枣、贡户所在。
山西故事 稷山现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枣树1.75万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为稷山颁发了“拥有千年枣树最多的古枣树群”证书。
好吃运城 稷山板枣不仅有美丽的观赏价值,良好的食用价值,而且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民间自古就有“一日食三枣,七十不显老”“稷山枣是个宝,强身健体离不了”的俗语。
稷山板枣品相好,营养价值高,早在1957年就进入国际市场,远销北美、日本和东南亚,1982年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表现出众,独占鳌头。近年来,稷山板枣已成为当地兴县战略中的重要品牌,在全国枣品中被誉为“红枣之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稷山,人们对枣的喜爱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早已上升到精神层次。枣寓意着红火、甜美、圆满、吉祥,谐音为“早”,常被人们寄予一种美好希望和祝福。枣的风韵,枣的精神,枣的气质,枣的品格,枣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化育力量,已深深地影响着稷山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稷山人。其香在骨,其韵成魂……
运城·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