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小时经济社圈采薇

发布时间 :2023-11-02 20:36:48
全国金融会后话财经太阳通过超发货币搞投资+在住房上创造巨大债务(进一步透支居民未来消费潜力),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房地产成了货币蓄水池(还有A股这个货币湮灭器),所以不像第一种那么容易辨识,货币超发在原理和实际上都是在转移居民财富,相当于一种隐性税。

之后几条基本都跟贸易相关,这里面涉及到中国这个举债模式为什么能持久的另一个缘故。对外贸易,外商投资给中国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好处,比如说:外汇收入,技术合作,外资进入中国创造就业等等好处。这些既给中国带来了货币超发的稳定器——外汇,也给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带来一定的技术基础。当然这些我都是很简略的捋捋,如果大家去查统计局,现在外贸对中国GDP的贡献越来越低都已经萎缩到30%以下,可能很多人会懵,那么大的贸易额怎么才创造了这么点GDP?这点多亏统计局的兄弟们日夜奋斗,一方面在消费的口径上逐步修改,另一方面中国货币超发的过狠了,相比于外贸而言国内的基建和房地产实在是太庞大了。这是最终外贸+外资看似下降的一个原因,但要是换个角度,外贸+外资的重要性相比于基建和房地产而言,这是更能让中国往前发展的力量。
那反过来说今年的风险是什么?(写过的就直接略过了,要不然忒长了)
第一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是通稿直接说明的。对比17年的时候:“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这是非常鲜明的对比啊,你再结合一下第一段的党管一切?不难明白未来如果中小金融机构如果暴雷了,千万别指望国家🤓
这次稿子在我看来是一个:“回收权力,筑起高墙”的行为。从17年到23年中国和全球的变化之大也不是当年能完全预料到的,这种变化在金融工作方面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当年的诉求和希望在今天又重新闭合了,这次会议文稿之后对于人民币,金融方向,经济预期大致清楚了。金融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工具,是现代人类一个杰出的发明,它的存在甚至加速了人类的社会发展,但它也打开潘多拉的魔盒,我一直认为工具本身不存在善恶之分,但管理工具的人就未必了,中国金融工具的管理者已经厌倦了现在的模式,也认为能有今天的“危险”正是放开参与者造成的,这些都能从本次工作会议的文稿中明确的感受到。全球一小时经济社圈采薇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