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科技创新政策之德国密码以...

发布时间 :2023-11-07 20:46:07
鲁政委:科技创新政策之德国密码

以下文章来源于兴业研究 ,作者程子龙等
作者:程子龙,郭于玮,鲁政委(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必争之地。作为全球科技高地之一,德国与我国一样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制造业占比较高。本文梳理了德国科技创新的组织架构与具体措施,发现德国科创有如下经验值得学习。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力量。2020年德国研发支出在GDP中的占比达到3.1%,高于我国的2.4%。德国研发支出中政府与高校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有效弥补了间接融资体系之下企业创新资金的不足,而我国政府与高校研发支出合计占比约23.1%,更加依赖企业研发支出,更易受R&D间接融资难的困扰。

二是探索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层面,2019年德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达到了456所,其中包括112所大学、236所应用科学大学以及108所专业学院,毕业人数占比分别为58.9%、35.7%和5.4%,可见德国对应用科学高等教育的投入较大。职业教育层面,大量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办双元制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

三是丰富中小企业科创资金来源。政府层面,“从创意到市场成功”计划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多样化的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性金融层面,政策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低息长期贷款;风投层面,采用公共私营合作的方式与私营风投基金合作。

四是提升对科创人才的吸引力。德国联邦政府希望推进高校及非高校研究机构的现代化治理、完善人事及组织结构,改善学术领域各层级的工作条件;通过进一步优化移民法、加快移民程序来扩大移民机会,在国际竞争中吸引并留住人才。

一、德国科技创新能力位于世界前列

为衡量全球各个经济体创新的表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编制了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简称“GII”),为数众多的经济体使用GII评估和完善其创新生态系统,并将GII作为经济规划与政策参考。该指数通过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设置了政策环境、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与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7个大类81项细分指标,对全球132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德国排名第8位,而中国虽然近些年有明显进步,排名由2019年的14位上升至2022年的11位,但仍与发达经济体有一定差距。考虑到中国与德国经济结构上更侧重于制造业、融资结构更侧重于间接融资,德国的科技创新经验或对中国有所启发。
详情链接:网页链接

热门评论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