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教育体育局:“三位一体”推动主题教育见真见效
发布时间 :2023-11-21 08:06:06
【鹤壁市教育体育局:“三位一体”推动主题教育见真见效】“今天到中原抗战第一村—浚县裴庄研学,让我加深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要论述的理解;深入帮扶对象浚县宋堂村调研,让我理清了助力该村乡村振兴的新思路。”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斌日前在“助力帮扶宋堂主题党日”座谈会发言时说。
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支部书记、直属学校书记实地开展“助力帮扶宋堂主题党日”活动是鹤壁市教育体育局主题教育大调研、大走访的一项具体活动。据了解,在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中,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做到“学、信、行”三位一体,推动主题教育见真见效。
学:塑正思想之“源”,固牢党性之“本”
“我们梳理建立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五个清单,让学、思、行结合起来,把‘学’变成锤炼思想,增强党性的过程。”鹤壁市教育体育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媛媛说。
主题教育中,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坚持准确把握不同群体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切入点,精准开展。突出县级干部重点,制定重点任务单,先后举办读书班1期、集中学习研讨3次、调研成果交流研讨1次、专题党课8人次。还实行了“观摩促学、旁听督学”机制,今年以来,先后组织科室负责人、直属学校书记校长列席旁听中心组集体学习、“第一议题”43次、学习篇目116篇,切实发挥好理论学习“风向标”作用,夯实理论武装;按照“踏踏实实学、扎扎实实干、认认真真改”的总要求,制定《局领导联系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责任清单》《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重点任务清单》,通过建立“送课帮学、宣讲助学、巡听督学”机制,与县区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印发工作提示单,开展中期督导等措施,指导好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实现了系统上下共建、经验互鉴、同频共振,并确保各民办学校党组织主题教育落实落细。
信:补足思想之“钙”,铸好信仰之“魂”
“局党组把机关党校建到我们这,就是要运用我们的专业优势,推进党员教育培训的精准化、科学化、专业化。”鹤壁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杰介绍说,“自今年9月挂牌以来,我们已经举办教体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示范班3期,学习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专题红色研学3期。”
在推进主题教育中,鹤壁市教育体育局聚焦教体行业特色,盯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补思想之钙,铸信仰之魂作为“建新功”基本底色,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党员中,在建立机关党校的同时,还开展了“学习新思想”红色诵读展播,“上一堂微党课或思政课、讲一个微故事、做一件微实事”“三个一”教育实践活动等。目前,红色诵读展播播出25期,上微党课800余人次,做实事1164件。教师中,实行教师培训学习“第一课”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必学内容,推动教育全覆盖,还开展了“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师德主题教育、“鹤壁师生代表看鹤壁”等,在真信真学中激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学生中,抓牢思政课关键课程,局党组成员领导带头到中小学讲思政课,挖掘各类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26个,用好童言童语,在课程育人过程中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
行:研透发展之“情”,丰硕为民之“果”
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在主题教育中深入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法、践行“浦江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研、走访等,了解学校实情,摸清发展底数,掌握群众期盼,并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推进“建新功”。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仅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县级干部就开展专题调研56人次,走访基层单位58家,走访信访群体26人次,走访师生300余人,征集意见建议50余条,完成调研报告10篇,现场解决问题17件。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师生之盼,家长之急,教育之症,鹤壁市教育体育局梳理出“强师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推进工作事项11项,教师减负、数字图书平台建设、学前普惠发展等民生实事9项,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职级制等改革事项7项,对每个事项都设立专案,成立专班,进行专题化推进,让主题教育见实见效,把更多、更大的教育体育发展“红利”普惠于广大师生、家长和群众。
主题教育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干事创业,勇建新功的积极性,掀起了事业发展的新高潮。截至目前,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回收3所,新增加公办学位3330个,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到了92.05%;基本完成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了党对教育的领导,激发了学校办学的活力;废止《鹤壁市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14项,修订《鹤壁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等制度3项,出台《鹤壁市中小学校服管理实施细则》《鹤壁市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15项,提升了教育体育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